來源:三湘都市報
發(fā)布時間:2012年03月09日
“親,你剛拍的皮衣只剩樣品了,我發(fā)鏈接給你挑挑別款,再給你優(yōu)惠些。”沒多想,李小姐就點開了賣家給她的鏈接??墒?,不多久,李小姐的賬戶就無法登錄淘寶網了,提示:密碼不正確。這是目前網購圈正流行的一種“釣魚”方式。
上周,本報報道了《3000元網購的大衣,假的!》后,不少讀者來電咨詢。3月6日,記者采訪了淘寶網等購物平臺,總結了當下流行的三種詐騙手段,提醒網購族,讓騙子無機可乘。
【基本款】
發(fā)鏈接、發(fā)郵件,把你當魚釣
與李小姐不同,周先生是被“釣魚郵件”騙了。周先生每周都定點將支付寶上的錢轉到銀行卡上,而這一次,當他操作完所有的步驟后,突然收到了一封郵件,提醒提現失敗,并附帶文字與鏈接內容。
周先生想都沒想就點了鏈接,并輸入了賬戶與密碼進行登錄,然后重復操作了一次提現步驟。第二天卻發(fā)現卡里的錢空了。
支招:用戶點擊鏈接前一定要仔細查看發(fā)件人地址。購買時,堅決不要直接進入對方提供的網址鏈接。
【升級版】
小西裝只賣7元,拖延不發(fā)貨騙你錢
鄭女士網購時,看到一款小西裝外套只賣7元錢,她立馬拍下。同樣,賣家也第二天就“發(fā)貨”了。
不巧,第二天鄭女士出差,一周后才回來。猛然發(fā)現,貨沒收到,錢卻已經支付過去,賣家也人間蒸發(fā)了。打電話給淘寶客服才知道,賣家因涉嫌詐騙已被凍結。因過了最晚確認付款時間,系統(tǒng)默認將錢款支付出去。盡管在淘寶幫助下,鄭女士追回了錢款,但仍然“心有余悸”。
支招:網購時,看到“超低價”商品,一定要非常謹慎。此外,若遇到上述問題一定要及時與賣家溝通,若協商無果,還可以向購物平臺方投訴舉報。
【頂配版】
同城交易要一手拿錢一手交貨
如今,二手同城交易非常流行。上周,大學生小黃看到網上有人轉讓電信IP電話卡,就和對方聯系上了。但對方說,自己是個人二手轉讓,走支付寶過于麻煩,當面交易當面支付比較方便。
雙方按約定見面后,對方卻說沒有實物卡,只有卡號和密碼。小黃打電話查詢了余額后,就購買了一串卡號和密碼?;丶液?,這串卡號和密碼就再也無法使用,對方電話也打不通了。
支招:同城交易也最好用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付款,以盡可能延長驗貨時間。線下見面交易時,最好要求賣家提供身份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