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足球
發(fā)布時間:2012年04月09日
文/圖 記者井楠
本期玩家介紹:蕾蕾:廣州青年收藏愛好者,熱愛收藏珠寶,主藏鉆石、和田玉,對于民間工藝品也有興趣。本職工作是廣州事業(yè)單位白領。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地投資那些性價比真正合理的品種,玉石講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雕琢少、塊頭大的產(chǎn)品才真的擁有高昂的材料價值,也才值得我們白領去投資。
我收藏珠寶的時間不長,不到10年的時間,投入資金也不多,每年不過幾萬元。但由于重點投入、長線收藏,我的藏品增值速度較快,娛樂與投資兩不誤,收藏樂在其中。
確切說,內(nèi)地的珠寶市場并不成熟,回購業(yè)務仍在起步中。我們無論收購什么珠寶,首先要弄清楚:這個東西是否可以回購?如果買回來不可能賣出去,說其增值了多少倍,根本沒有意義。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的珠寶都屬于奢侈品、消費品,而非可以投資的收藏品,唯獨幾個大類還有回購渠道,分別是翡翠、鉆石、紅藍寶石與和田玉,可以通過拍賣會、典當行賣出,也是目前國際國內(nèi)市場交易最為活躍的主力品種。我的收藏品,也基本就是這幾個類別。
即使是這幾個大類的珠寶,也有各自的收藏門檻,并非只要是翡翠、鉆石,都可以輕松增值、順利回購。翡翠A貨中也有10元、20元的低檔貨色,和田玉中的山料基本沒有什么增值空間,都是門檻以下的東西,不值得我們留戀。
與很多女性收藏者一樣,我開始學收藏的時候,追求的都是東西靚麗、佩戴美觀,而沒有太計較這個門檻,收藏了很多增值空間不大的產(chǎn)品,比如幾十份的鉆石戒指,又比如說中低檔次的翡翠工藝品。后來經(jīng)驗多了,才學會“寧缺毋濫”,集中優(yōu)勢資金,重點投資那些有升值空間的單品。
我現(xiàn)在購買鉆石,一般都買性價比合理的裸鉆1克拉以上的原石,一般不會去購買擺在大商場中鑲嵌好了的高檔貨。幾年前我買的裸鉆,僅僅是白鉆,4萬元不到買進的,而今商場的價格漲了2倍。
我購買和田玉,也都會選擇籽料里的上品,幾百元的大路貨一般不會去捧,幾千元的產(chǎn)品,也要精挑細選那些瑕疵少、顏色上佳的產(chǎn)品。而且,優(yōu)先選擇手鐲,其次才是雕工少的玉佩,對于小件產(chǎn)品、精雕細琢的工藝品不感興趣。對比鮮明的是,我若干年前千元買進的白玉手鐲,而今的價格至少要4萬元;而同一時期市場銷售的、雕工精致的玉佩,至今的價格都幾乎沒有變化,2008年前一度升值,奧運會開完后,價格又跌回了原形。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地投資那些性價比真正合理的品種,玉石講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雕琢少、塊頭大的產(chǎn)品才真的擁有高昂的材料價值,也才值得我們白領去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