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網
發(fā)布時間:2012年06月04日
?
? |
知情人告訴記者,員巖峰控制的新盛公司接收煅燒廠所有的財產后,并未繼續(xù)在原廠進行煅燒深加工生產,只是挖掘粘土礦販賣。原有的廠房和設備已經生銹。本報記者 田國壘攝
?
如果沒有2006年年底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頭頂“中國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家”稱號的衛(wèi)憲法現在應該正盤算著怎樣慶祝將要到來的60歲大壽。
現實中沒有“如果”。如今坐在記者面前的衛(wèi)憲法愁容滿面,無家可歸。提及6年前被非法拘禁、企業(yè)被零元轉讓的經歷,他情緒激動,至今未能走出這場改變命運的噩夢。
2012年5月7日,非法拘禁衛(wèi)憲法的趙科省、楊建勇一審被判犯非法拘禁罪。值得注意的是,趙、楊二人當時的身份是山西省平陸縣民政局正、副局長。
兩位民政局負責人為何要非法拘禁一個民營企業(yè)家?身家數億的衛(wèi)憲法何以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誰是這場非法拘禁案的幕后導演?
這一切因一個名為平陸縣鋁礬土煅燒福利廠的企業(yè)而起。
頭頂“紅帽子”的煅燒廠
1986年11月,平陸縣民政局出資5萬元在曹川鄉(xiāng)(1995年改為“曹川鎮(zhèn)”記者注)曹河村成立了平陸縣鋁礬土煅燒福利廠(以下簡稱“煅燒廠”)。按官方說法,煅燒廠是由曹川鎮(zhèn)主辦、縣民政局主管的一個集體所有制社會福利企業(yè)。
成立之初的煅燒廠非常不景氣。1989年1月,曹川鄉(xiāng)民政辦與鋁礬土煅燒技術專家衛(wèi)憲法簽訂了承包合同。這份合同記載了當時煅燒廠的資產狀況:煅燒爐兩座、廠占地15.96畝、房屋6間,價值7.9萬元。
2012年5月31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從平陸縣城出發(fā),沿著黃河邊蜿蜒崎嶇的村路前行50多公里,趕到了煅燒廠的所在地曹川鎮(zhèn)。一位曾長期在煅燒廠工作的當地村民指著一棟破敗的房子和早已廢棄的窯爐說:“這就是1989年老衛(wèi)承包時煅燒廠的所有資產?!?/p>
雙方合同約定,承包期為8年,1996年12月31日到期。承包期間,衛(wèi)憲法每年上交純利潤4.3萬元。合同的第八條約定:合同期滿增值部門(原文如此,“門”應為“分”記者注)歸乙方(衛(wèi)憲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