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網(wǎng)-江西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2年08月02日
贛南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世界上最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而同為客家民居的福建土樓早在2008年便申遺成功,贛南客家圍屋卻至今未與世界文化遺產結緣,不能不說是贛南的一個遺憾,也是龍南圍屋的遺憾。
從去年開始,贛州市決定正式啟動贛南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將贛南所有有客家圍屋的縣捆綁申報,其中龍南是圍屋最多的縣。這將使“客家搖籃”贛南迎來一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不久前,贛南圍屋申遺工作實地考察調度會在龍南召開,筆者對圍屋申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采訪。
龍南楊村燕翼圍展現(xiàn)出客家人的智慧和力量 記者劉青梅攝
圍屋申遺夠不夠格?
“石雕的獅子四方的圍,彩雕的門樓寬敞的圍……”這首名為《山村客家圍》的歌唱的就是贛南客家圍屋。據(jù)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顯示,贛南現(xiàn)存的客家圍屋總數(shù)有600多座,而地處贛粵交界的龍南縣最為集中,有376座,多為方形,并于2007年10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立項為“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
著名學者趙鑫珊曾說:“‘圍子’作為一種獨特的、大規(guī)模防御性居住建筑群,它在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確是一大奇觀。”客家圍屋不僅結構奇巧、布局合理,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內涵豐富,從建筑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
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定標準,凡具備“世遺”6項條件之一即可獲批準。據(jù)專家們的比對,客家圍屋符合其中4項。因此,龍南客家圍屋完全具備申報“世遺”條件。龍南縣早已完成圍屋申遺規(guī)劃文本,在不久前的全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專家評審會上,贛南圍屋申遺文本得分排名第一,客家圍屋申遺順利通過“省考”,標志著以龍南為主的贛南客家圍屋申遺步伐正式邁進了國家級步驟。該縣上下已鼓足士氣準備就緒,去應對接下來的申遺坎坷路。
圍屋的“普遍價值”何在?
不少專家說:“申遺不是目的,重在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對文物保護起著宣傳推介作用,能更好地修繕、保護、改造和開發(fā)利用圍屋,還能加快文化事業(yè)和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對區(qū)域性經(jīng)濟發(fā)展、協(xié)調社會和諧發(fā)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jù)悉,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受到“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同時,成功申遺也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經(jīng)濟效益。比如,福建永定土樓2008年申遺成功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當?shù)芈糜斡^光,該縣接待游客人次由2006年的39萬人次猛增至2008年的136.89萬人次,為當?shù)貛砹?.8億元的旅游收入。
如果客家圍屋申遺成功,將意味著一個世界級文化品牌的誕生,將使贛南特別是龍南獲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證”,極大提高贛州市作為“客家搖籃”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為贛南客家贏得聲譽,更能為全世界3億多客家人贏得榮譽。屆時,慕名而來的“客流”、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將不可估量。
申遺之路,挑戰(zhàn)知多少?
眾所周知,申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申遺之路,福建土樓走了10年時間,耗資2500萬元;廣東開平碉樓歷經(jīng)8年,耗資2億元。同樣,龍南縣也將面臨諸多挑戰(zhàn),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財力、物力,特別是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200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批條款規(guī)定,一般每個國家每年申遺不超過一個項目。據(jù)報道,我國每年有意向申遺的項目有上百個,要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入場券”,就意味著必須首先在全國眾多項目中拔得頭籌,這個過程少則1至3年,多則10年以上。同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必須投入一筆相當大的資金,用于對申遺項目主體的維修、環(huán)境整治、道路改造、媒體宣傳報道和申遺日常事務、國內外專家考察等開支。
福建土樓2002年申遺失敗后,福建人沒有放棄,努力保護和改造“打磨”土樓,直到2008年才獲得世界的認可,申遺成功。他們的做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贛南有著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項目,只要有恒心、毅力和努力,客家圍屋申遺成功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