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早報
發(fā)布時間:2012年08月15日
過去三十年,中國經(jīng)濟一飛沖天,但是景氣有循環(huán),經(jīng)濟有高低,未來中國經(jīng)濟走向并非坦途。如何教導下一代金錢的智慧,應該是新富甚至是中產(chǎn)階層最重要的課題。
可惜,不管在哪個國家,學校課表琳瑯滿目——數(shù)學、閱讀、科學、歷史,唯獨都不教金錢的智慧(money smart),學校既然不教,就只有父母教了。
父母身教最重要。我訪問多位企業(yè)家,發(fā)現(xiàn)小時候受父母影響至深。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高中時,銀行家父親就幫他買IBM股票,讓他看到股票如何成長,養(yǎng)成他投資的興趣。臺塑(世界第四大石化集團)創(chuàng)辦人王永慶,小時候看母親種的芹菜,肥美鮮綠,鄰舍都搶著買,因此能夠賣到好價錢。這讓王永慶一方面領悟到了做生意物超所值的重要,另一方面看到母親終年汗水耕耘,小心呵護,才能收成如此肥美的芹菜,體會到“勤勞樸實”的精義。
事實上,近來世界很多研究顯示,金錢和快樂有關系,但沒有絕對關系。“錢”在脫離貧窮,晉身中產(chǎn)階層時最有用,之后邊際效用就遞減。
美國另一項研究指出,家庭年收入45000美元是快樂與不快樂的分界點。收入再高,似乎也不能帶來快樂。
“你唯有統(tǒng)合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感覺快樂。”新聞記者出身的羅利(開設有“金錢與快樂網(wǎng)站”)在雅虎每星期的“金錢”專欄中如此說。
也就是錢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王永慶把金錢作為手段,作為貫徹他價值觀的工具。所以王永慶很少給晚輩大筆零用錢。
要用錢就得自謀生路。不但培養(yǎng)他們的自立,也培養(yǎng)他們生意眼光。二兒子王文祥9歲時在美國,已會挨家挨戶賣玩具賺零用錢,有次父親問他:“你怎么知道哪一家有小孩?”他回說:“很簡單啊,看門口有沒有小孩玩的車?!?/p>
現(xiàn)今,不但大人要有金錢智慧,更要把金錢智慧教給小孩。最重要的,父母要學習說“不”。而且一旦決定規(guī)則,就必須貫徹。
對中國父母是個大挑戰(zhàn),尤其當今獨生子女當?shù)?,三千寵愛加一身,父母舍不得管教。我??吹叫『⒃诠矆鏊舐曅鷩W,哭聲尖銳刺耳,這在歐美地區(qū)都是不被允許的。
重要的是對孩子的要求,父母可以說“不”。例如,小孩要洋娃娃,家里預算不夠,你可以好好對她說,把洋娃娃列入明年生日的夢想單里。父母要堅持,不要怕說不。你沒有剝奪她的童稚樂趣,而在教她耐心等待美好的事物,對她長大后需要的耐心很有幫助。
你可以告訴她,家里預算有限,她可以開始存錢,為將來要買的東西準備,她每星期有零用錢,可以慢慢存起來。
美國現(xiàn)在有很多專家,教導父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責任,他們建議,正確金錢價值觀應為——3S:Spending(花錢)、Saving(存錢)、Share(分享)——如何花錢、如何存錢、如何和別人分享錢。
父母都希望子女一生豐足、快樂、平順,只要能夠掌握金錢3S,子女平順可期,快樂豐足應可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