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早報
發(fā)布時間:2012年09月04日
報名海選的女賓接受面試官考核
不少女賓到場才得知企業(yè)家不會現(xiàn)身
昨天在現(xiàn)場,記者與幾位參加面試的女賓進行了簡單的溝通。雖然只聊了一會兒,但是她們都表示,到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這么個相親會,有點失望。
33歲的李小姐是一家婚紗設計公司的老板,在問清楚只有最后入選相親派對的女賓才能和男會員們見面時,她的表情有些復雜。
記者發(fā)現(xiàn),不知道是哪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溝通出了問題,不少接到電話通知后,前來報名海選的女賓都對男賓不現(xiàn)身的情況,表示一無所知。
雖然有些失望,但李小姐最后還是選擇填寫起了報名表。“畢竟這家單身俱樂部設有高標準的入會條件,至少真實性有保證,比社會上一些婚戀網站要靠譜一些。而且相親雙方都經過層層嚴格的篩選,匹配度也會更高。通過這個平臺,沒準我能找到最優(yōu)秀最理想的另一半。”
從安徽專程趕來參加杭州站面試的董小姐,是從有關媒體報道上得悉這一活動的,通過網絡報名后接到了通知。報名表資料上顯示,她是一名公務員,有房有車。
“可能是我自己沒有查看清楚活動內容,早知道是一場單方面的初選活動,可能就不會來了。不過,真的是家里催得急了,看到有一場相親會就趕著過來了。”董小姐有些無奈地笑笑。
26歲的金小姐是北京一白領,正在杭州出差。她先前曾在婚戀網站報過名,接到電話后,專門騰出半天的時間前來參加活動。
“我覺得自己已經到了適婚年齡,但平時的交際圈子很小,很難認識合適的人。本想給自己一個結識異性的機會,但沒想到居然是一場海選,不僅見不到任何一位征婚男士,還要被考核,有點難以接受。”
有些抵觸情緒的金小姐,在與面試官溝通后,還是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真實資料。
“男會員的入會費是20萬元一年,如果需要為他提供在某一地的單獨征婚活動,每個城市則需支付30萬元。”程勇生說,企業(yè)家們入會時,會被要求提供身份和財產證明。但因為雙方簽訂了巨額保密協(xié)議,所以男會員們除了在最后的入選相親派對中現(xiàn)身外,其他環(huán)節(jié)都由俱樂部代勞。
記者了解到,不少已經參加完面試的女賓,仍不知道能拿到第二季相親派對女賓門票的只有40人,而杭州站僅是第二季4站中的一站。
這會不會成為一場鬧劇
這是一次奇怪的征婚,女方對男方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包括姓名、年齡、職業(yè)、外貌等,就連唯一公開的過億身家也未經證實。
近年,這類的“富豪征婚”,并不鮮見。類似的活動一站接一站,在廣州、上海、成都等多座城市陸續(xù)展開,火熱程度不亞于選秀。
然而,相似的是,活動背后的富豪卻始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至今鮮有人見過他們的真面目。
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是鬧劇,還是炒作?
記者了解到,組織這次征婚活動的主辦方,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科技信息公司。高調的征婚使這個俱樂部聲名鵲起,號稱已經成功舉辦過第一季富豪征婚派對,成功率50%。
但是,這些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在我看來,這樣的征婚和去商場購物似乎沒有本質區(qū)別。富豪們的優(yōu)越感在其中暴露無遺,在他們眼里,婚姻成了待價而沽的物品,只要有錢就能定制。
有網友呼吁,別讓“生意”褻瀆了“誠意”。
當征婚變成了買賣,最大的受害者顯然是富豪自己?;蛟S他們不知道,自己狂撒銀子相親,受益者卻是婚介機構以及與之相關的相親中介利益鏈。
昂貴的相親,不但不會讓更多有情人終成眷屬,卻攪渾了相親市場,給這個社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我還記得一個供職于某大公司的姑娘,漂亮的旗袍,精致的妝容,當她得知不是相親是面試時,猶豫了一下,依然坐下來填起了表格。
我問她,理想伴侶的樣子。她遲疑著擠了一句:“合眼緣吧。”
參與這場富豪游戲的女孩,理由無一例外都是:年紀漸大,機會漸少,想試一試。
我倒愿意相信她們只想找個合適的人,而生活圈的局限以及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壓力,讓她們多少有些“病急亂投醫(yī)”。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怎能得到你想要的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