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時報
發(fā)布時間:2012年10月23日
信息時報訊 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路上揚,與美元掛鉤的港元相應貶值,近日,100港元兌換人民幣首次跌破80元。港人持人民幣北上存款、粵人南下香港購物以及內地客赴港置業(yè)熱情提高現象持續(xù)升溫。而昨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00港元兌81.378元人民幣,按此計算,如果10萬港幣在內地銀行存一年可得利息3629港元,比在香港足足多了2629港元。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深圳特區(qū)報》
恐縮水北上存款
內地存10萬港元利息是香港3.6倍
據香港媒體報道,隨著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加之內地銀行存款利息比香港高,港人北上存人民幣再掀熱潮。位于深圳羅湖口岸的多間中資和港資銀行人士表示,港人到深圳存人民幣的總額較去年增長15%~20%。有港人直言,為免財富貶值,已逐步將港元資產轉為人民幣存款,以避免港元持續(xù)貶值的損失。
“上周我剛把10萬港元換成人民幣存款,真是好彩啊。”像香港市民張先生這樣熱衷到深圳存錢的人最近有增無減。
與2008年初的港人北上存款相比,今年以來,港人北上存款勢頭更猛。渣打銀行羅湖嘉賓支行客戶經理說,內地銀行實行的是人民銀行統一利率,渣打銀行在此基礎上再上浮,即一年期利率內地銀行是3.3%,渣打銀行是3.63%。只有10萬元以上的存款才實行上浮利率。以10萬港元為例,按22日中間匯率換算為人民幣約81378元,存人民幣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63%,一年后可得利息人民幣2954元,即3629港元。而10萬港元在香港存一年定期所得的利率約為1000港元。這些利息差將使在中國內地存款比香港要多2629港元。
據介紹,港元在香港的存款利率也不斷走低,目前的活期利率幾乎接近零,中長期存款利率也比人民幣低很多,因此盡管內地銀行今年已經兩次調低存款利率,但仍然吸引著大量港人北上存錢。例如,目前多數香港銀行的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在1%以下,部分銀行對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幣存款在年利率2%左右,但是,內地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一年期為3.25%,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6%左右,信托產品收益率在9%~10%左右。
據悉,北上存款多為香港老人,他們不擅長股票基金投資,便把資產轉化為人民幣,賺取利息差。
投資建議
宜存3~6個月人民幣定期抗通脹
因此,香港當地投資顧問建議,市民不妨購買3~6個月的人民幣定期存款抗通脹,但不宜投資太多。
而對于內地居民,理財專家則建議,由于目前港元存款利率及理財產品收益率均不及人民幣,加上港元的貶值風險,內地居民持有港元理財可能將面臨利差和匯差的雙重損失,外匯理財應盡量回避港元,尤其不要持有港元現鈔。
赴港購物熱
買一個2萬元的手袋可便宜400元
近日,廣州多家旅行社表示,港元“破8”將大幅刺激廣州市民赴港購物的欲望,預計此間赴港購物游的客人亦將出現新一輪增長。
港元“破8”的消息讓不少喜愛赴港購物的廣州市民“喜出望外”。廣州市民王先生20日稱,近年來他和家人赴港頻率越來越高,除旅游、探親外,更多的是去購物。“近期不少電子新品面市,正好趁港元匯率走低過去購買。”他說。
“持人民幣到香港血拼越來越實惠,衣服、相機、食鹽、巧克力,統統到香港淘。”市民曹小姐告訴記者,赴港購物已經成為她每月的例牌菜,最新的匯率變動更是挑起了她的購物欲望。
匯率變動,對深圳的購物達人而言,顯然是重大利好。同樣一件商品,即使香港的定價與內地一致,內地消費者也能借利匯率,享受8折左右的優(yōu)惠幅度。
Lv、Gucci、Dior等時尚奢侈品一向是深圳市民赴港消費的熱門選擇,港元對人民幣匯率首次跌破“8”使得兩地奢侈品差價更加明顯。如在香港購買一款價格2萬元的名牌手袋,僅僅因為匯率最新變動一項因素,在港購買就可省400多元。
保值又升值
內地客赴港置業(yè)熱情提高
提到港元兌人民幣破“8”對樓市的影響,接受記者采訪的置業(yè)專家表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內地人赴港置業(yè)的熱情,但對成交量的影響不會太明顯。
在香梅北一間美聯物業(yè)地鋪,置業(yè)顧問林經理提到,如果單從置業(yè)成本的角度考慮,此次港元兌人民幣破“8”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會提高內地客赴港置業(yè)的積極性。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人民幣的升值和港元的貶值,僅匯率這一方面,內地購房者如赴港購買住宅,就相當于打了一個8折,再加上目前很多香港地產商大舉赴內地攬客,也都會拋出很多的優(yōu)惠,所以現在赴港置業(yè)會更便宜。
有置業(yè)者表示,破“8”或會加快其赴港置業(yè)的計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市民表示,從資本保值的角度考慮,在香港置業(yè)有一定的優(yōu)勢,此外,未來其子女將赴港求學或就業(yè),在香港買房也是為將來子女居住提供便利。人民幣升值,赴港置業(yè)更便宜,受此影響,其置業(yè)計劃或會提前。
投資提醒
提防香港樓市與經濟表現嚴重脫節(jié)
香港特區(qū)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1日發(fā)表題為《環(huán)球經濟危機四伏》的博客,在文中他表示,目前最擔憂的是香港樓市與經濟的表現嚴重脫節(jié)。
曾俊華說,住宅價格在今年前8個月每月平均上升約2%,與香港經濟逐步放緩的情況背道而馳。再者,租金上升亦會增加本地通脹的上行風險。這些發(fā)展不論對樓市或是本港經濟都是不健康的。一旦外圍經濟急劇轉壞或資金流向逆轉,樓價向下調整的壓力不容忽視。
曾俊華表示,外圍環(huán)境艱難,香港的對外貿易已首當其沖。貨物出口在今年前8個月的表現一直低迷,即使在9月有可能因為去年基數較低而有所反彈,但由于全球經濟失去動力,香港的出口前景仍不容樂觀。況且,在過去一年多一直支撐香港經濟的內部需求亦有放緩跡象。七、八月份的零售銷貨增速明顯減慢。整體經濟疲弱亦開始令企業(yè)的招聘意欲降低,失業(yè)率在第三季輕微上升,而就業(yè)人數亦較第二季減少。
未來影響
擔心食品價格圣誕節(jié)前會漲
香港飲食業(yè)透露,由于人民幣已升值一段時間,不會即時構成通脹壓力,但相信若再持續(xù)半年左右,便會逐步反映在食品價格上。他們擔心物價上漲影響餐飲業(yè)的客流量。香港餐飲聯業(yè)協會會長駱國安說,相信價格影響至圣誕節(jié)前會反映在餐牌上。
以人民幣結賬的內地港商擔心會影響他們的訂單。香港中小型企業(yè)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本身經營食品貿易及工業(yè)制品出口等,他有約六成訂單需以人民幣結賬。“我們交貨收美元或港元,隨著這些貨幣價格的貶值,我們將損失更多的匯率。”劉達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