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與理財
發(fā)布時間:2013年01月28日
職業(yè):歌唱家
代表作:《忐忑》、《法海,你不懂愛》、
《斑竹淚》、《孔雀飛來》、《走西口》、
《走生命的路》、《夜雪》、《相思染》、
《丟丟銅》、《自由鳥》、《希望》等數(shù)十首歌曲
有錢后最想做的事:做一部以編鐘為主要樂器和主要角色的歌劇
本刊記者 馮偉杰
在湖南衛(wèi)視舉辦的2 013年跨年演唱會上,以白素貞和許仙造型現(xiàn)身的龔琳娜、老鑼夫婦,同他們演繹的歌曲《法海,你不懂愛》再次成為全場關(guān)注的焦點。不僅因為歌詞大膽、前衛(wèi),而且和之前的高難度神曲《忐忑》也大不相同,《法海,你不懂愛》簡單到聽過一遍之后,就會讓你牢牢記住它的旋律。
那么,這樣一對憑借另類歌曲《忐忑》而為公眾所熟知的夫婦,是如何打理和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才走到了今天?他們又是如何理財的呢?2013年1月15日,記者來到龔琳娜、老鑼工作室,對二人進行了獨家專訪。
他沒錢 她還是嫁給了他
1975年8月1日,龔琳娜出生在貴州省貴陽市,5歲就登臺演唱。1992年至1999年就讀于中國音樂學(xué)院附中和大學(xué),師從鄒文琴教授,學(xué)習(xí)民族聲樂。2000年,她演唱的《斑竹淚》獲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專業(yè)組銀獎,并留在中央民族樂團工作。很快,憑借自己的獨特天賦,龔琳娜唱出了《走西口》、《斑竹淚》、《孔雀歸來》等多首耳熟能詳?shù)拇碜?,并憑借《孔雀歸來》獲“中國民歌榜”第一名的成績。
2002年,在北京的一場小型音樂會上,龔琳娜認識了德國音樂家老鑼。后來兩人有了一次合作,但一連3個小時都沒有講一句話,而是通過音樂進行交流。龔琳娜此時也得知老鑼是來中國組建樂隊的,并堅持做自己的聲音。漸漸的,龔琳娜發(fā)現(xiàn)這個德國人并沒有多少錢,但他自覺特別富有,因為他有自由,可以不計后果地去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這一點,也深深地打動了龔琳娜。2004年,兩人在龔琳娜的老家貴州一座大山里舉行了婚禮?;楹?,龔琳娜便辭掉了中央民族樂團的工作,跟隨老鑼去德國生活。
很快,兩人就有了孩子,大兒子名叫???,小兒子叫雅酷。與此同時,曾在中國待過多年、潛心研究中國民樂并出過多張中國民樂專輯的老鑼,潛心為妻子創(chuàng)作了《走生命的路》、《高山流水》、《靜夜思》等歌曲。只有演出才會有收入,而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當(dāng)時又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龔琳娜告訴《投資與理財》記者:“萬事開頭難,那段時間,完全不知道自己會有一個什么樣的未來,但感覺很快樂、很充實,也特別珍惜每次上舞臺的機會。那時候觀眾特別少,有時才9個人,后來觀眾越來越多,有一次達到了驚人的9萬人。”
2006年,老鑼自掏腰包,為妻子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名為“ 走生命的路”的個人音樂會。2009年,龔琳娜憑著一首老鑼創(chuàng)作的沒有歌詞的中國新民樂《忐忑》,奪得歐洲“ 聆聽世界音樂”最佳演唱大獎。同年10月,龔琳娜回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場音樂會上演唱了《忐忑》。她沒想到,這首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經(jīng)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在極其快速的節(jié)奏中變化無窮,夸張變形,獨具新意的歌曲,在網(wǎng)上很快瘋狂流傳。尤其是得到王菲、陳奕迅等名人的點評和模仿之后,《忐忑》在短時間內(nèi)成了“ 神曲”。
很快,龔琳娜和老鑼帶著兩個兒子回到了北京,并準(zhǔn)備大展拳腳。
家里的錢都歸他管
關(guān)于《投資與理財》記者對龔琳娜、老鑼夫婦的采訪,有一段小插曲很有意思。
那天,記者剛好從上海專訪完“美猴王”六小齡童回來。在六小齡童得知龔琳娜和老鑼即將推出新神曲《金箍棒》,并在這首歌曲里分三個部分,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孫悟空這樣一個美猴王形象時,便委托記者給龔琳娜和老鑼帶了一本《三打白骨精》連環(huán)畫,還有一套簽字的明信片,祝他們的新歌再創(chuàng)新輝煌。龔琳娜和老鑼收到后開心不已,還專門發(fā)微博表示了感謝。
說起投資理財,老鑼毫不客氣地揭起了龔琳娜的“短兒”:“她對數(shù)字永遠沒有概念,甚至經(jīng)常不知道自己的錢包里還有多少錢。所以,家里的錢都是我在管。”
那么,老鑼又是如何打理家里的錢的呢?
老鑼說,他不會把精力放到買股票、買基金或者投資房產(chǎn)上。他認為:“錢對我們來說,只要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及確保我們可以安心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足夠了,所以目前我們的財務(wù)狀況是,家人可以生活得很好。有多余的錢,我們希望可以扶持更多有才華的人,特別是很多從山區(qū)里走出來的孩子,因為學(xué)藝術(shù)要花很多錢。”
生活中的老鑼,是個絕對的好男人,上街購買包括衣服在內(nèi)的生活必需品,由他負責(zé);孩子上學(xué)和教育,是他在管;下廚做飯,更是老鑼的拿手絕活。老鑼是個很講究的人,在他眼里,不管在什么場合,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即便是在家里,也要穿著合適得體。老鑼解釋說:“我們就是看重質(zhì)量好的東西,用著也舒服,別人看了,也會有好的印象。”
龔琳娜則不喜歡逛街,對衣服的品牌也不在乎。她告訴記者:“我沒有戒指,從來沒要求老鑼買過,我也不喜歡戴,我覺得這些外在的東西不重要。讓我覺得自信、覺得幸福的是,老鑼會經(jīng)??湮液芷?,還會經(jīng)常變著花樣做各種美食,我覺得很幸福。畢竟我們的浪漫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有了錢 他和她都想做同一件事
記者眼前的貴州女子龔琳娜身材嬌小,德國爺們兒老鑼高大英俊。在采訪的過程中,老鑼紳士十足,總是先讓龔琳娜回答,而他就在一旁,不時幽默地加以調(diào)侃。
比如,龔琳娜談到當(dāng)初和老鑼一起戀愛時,看到老鑼沒錢,卻意志堅定地要組建樂隊,并做真正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音樂,大為感動,當(dāng)時就想把自己的錢拿出來支援老鑼。
說到這里,老鑼立刻打岔說:“你拿錢支援過我嗎?我好像沒什么印象。”
龔琳娜談起兩人之間的默契時,老鑼又不失時機地幽默了一把,故意裝作很疑惑的樣子問道:“你說的是什么?聽不懂。”
龔琳娜對老鑼的評價是,人特別真實,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情,一點都不虛偽。她還說,老鑼很有眼光,看事情很長遠,邏輯思維也很強,性格方面則像個不倒翁一樣堅強,做事不會給自己留有余地,總是不顧一切地向前沖。而在老鑼眼里,有時候,自己會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龔琳娜則很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在老鑼著急的時候,她就用溫柔體貼加以化解。
兩人一直有個心愿,那就是做一部以編鐘為主要演奏樂器和主要角色的歌劇。老鑼告訴記者:“編鐘在1978年出土,到現(xiàn)在為止,2500多年沒人演奏過。我覺得這個樂器太神奇了,可惜現(xiàn)在沒有一首曲子可以完美地展現(xiàn)編鐘的魅力。古時候的音樂是怎樣的?我們無法知道,但如此厚重的歷史沉淀,如果把現(xiàn)代的音樂元素融合進去,寫一部歌劇,把編鐘放在舞臺中間,然后再把編鐘作為劇中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也許編鐘可以重新煥發(fā)出它的魅力。”龔琳娜則向記者表示,因為編鐘的制作價格以及運行一部歌劇要花很多錢,目前兩人還沒有能力去實現(xiàn)這樣一個愿望,但相信一定很有意義。
每次不忙的時候,兩人會一起坐下來喝喝茶,品品紅酒,看著兩個孩子在房前屋后玩耍。在經(jīng)歷過名與利的選擇、演唱類型的困惑、世俗的偏見之后,龔琳娜在對傳統(tǒng)唱法和音樂創(chuàng)作進行探索變革后,找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真實的聲音。誠然,他們沒有去刻意追求豐厚的物質(zhì)財富,但卻用自由的心和靈魂,讓彼此成為聲音世界里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