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網(wǎng)-信息日報 作者:記者袁輝翔 發(fā)布時間:2013年02月06日
??? 北連長江,南接珠水,穿鄱陽湖、贛江干流,越分水嶺至廣東珠江出海,千噸級船舶可直接往來于贛粵兩省,水運實現(xiàn)縱貫南北——這是600多年來,設想中的贛粵運河規(guī)劃圖景。
5日,記者從省交通部門了解到,這項宏偉的水利工程有了新進展,不僅交通運輸部專家日前到贛州對該工程進行實地調(diào)研,且我省也完成了贛粵運河江西段全流測量的招投標工作,通過實測水文、流速、地形等關鍵指標,來確定贛粵運河的線路走向及工程概算,跨出該項目規(guī)劃實施的第一步。
紙上描出水上絲綢之路
歷史上,廣西靈渠曾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起來,至今為人們所稱道。如今,江西和廣東兩省的交通部門以及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等,也一直在討論調(diào)研修建另一條“靈渠”,即贛粵運河,將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再次連接起來并進一步開發(fā)。
“贛粵運河江西段主要涉及贛江、貢江、桃江等。”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贛州分局副局長、工程師劉堯平告訴記者,贛粵運河水系是我國南北水上運輸?shù)闹匾ǖ?,專家論證了贛粵運河的天然條件其實遠優(yōu)于“萊茵-多瑙”運河。
據(jù)了解,最早提出這一構想的是600年前的明代大學士解縉,在他擬寫的《請鑿贛江通南北》的奏疏中,提出引贛江、北江的水用于灌溉,解除旱情。到近代,孫中山對此亦有提及。而新中國成立后,對贛粵運河的前期研究和規(guī)劃工作一直未停止。
如今,已過去600多年,這條水上絲綢之路依然停留在設想階段。
梯級航道接連打通
記者在贛州市“十二五”水運交通規(guī)劃遠景中看到,開鑿贛粵運河可溝通長江、珠江水系,是贛州和江西全省水運融入泛珠三角經(jīng)濟和交通一體化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條件,目前總的趨勢是運河梯級渠化,提高航道等級的工程建設在贛粵兩省向越嶺段逐步推進。對于贛粵運河的意義,該規(guī)劃描述稱:“工程全線建成后,1000噸級船舶常年能從長江沿贛江折桃江跨運河越嶺段到廣東北江干流湞江,進北江至珠江,直達廣州。屆時,贛粵運河將成為江西快速融入全球經(jīng)濟的黃金水岸線,成為江西走向世界貿(mào)易前沿的一條水上絲綢之路。”
盡管贛粵運河還處在前期規(guī)劃階段,但多地相繼建成一些梯級。據(jù)了解,目前贛粵運河江西段的贛江樟樹-南昌-湖口250公里三級航道已建成,并興建了贛江的泰和、石虎塘、峽江電站和萬安水利樞紐和桃江的夏寒梯級,其中,作為我省有史以來航運工程投資最大的建設項目,贛江石虎塘航電樞紐船閘工程于2011年11月基本結束,首次試通航順利通過了千噸級船舶,達到了設計通航能力。
“贛江石虎塘航電樞紐工程是贛江中游全河段渠化建設的關鍵工程,也是實現(xiàn)贛州至南昌三級航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航設施建設標準為內(nèi)河Ⅲ級。”省港航管理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還了解到,贛粵運河廣東段的北江干流飛來峽、白石窯、蒙里、孟洲壩梯級和湞江新莊水、黃竹、江口、丹步梯級已建成或在建,北江干流的韶關至三水河口258公里三級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已展開。
這都為贛粵運河的建設做好了鋪墊。
??? 實地勘察贛粵兩省
今年1月17日,交通運輸部規(guī)劃研究院會同江西省發(fā)改委、省港航管理局、省航務勘察設計院等單位,到贛州對贛粵運河工程項目進行了實地調(diào)研。
記者從省港航管理局了解到,此次調(diào)研不僅現(xiàn)場考察了廣東境內(nèi)位處湞江上游的孔江水庫航道情況,還對贛州境內(nèi)自贛粵運河分水嶺以下至信豐縣小河口處航段河床水情進行了實地勘察,為贛粵運河工程項目的規(guī)劃實施掌握第一手資料。
“調(diào)研中的贛粵運河北連長江,南接珠水,穿越鄱陽湖、贛江干流,越分水嶺至廣東珠江出海,全長約1300公里。運河規(guī)劃為1000噸級標準航道,其中江西境內(nèi)767公里,占全長的59%?!笔「酆焦芾砭众M州分局副局長、工程師劉堯平說。
春節(jié)后測量關鍵數(shù)據(jù)
為使贛粵運河早日邁出規(guī)劃實施的第一步,首先須取得其水文、水域流速、河床地形等關鍵數(shù)據(jù),然后以此確定最合適的線路走向,估算出工程造價,最后上報交通運輸部,待國務院批復。
省交通部門人士告訴記者,為此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于2012年12月27日發(fā)布了《贛粵運河江西段全流測量招標公告》,率先面向全國進行公開招標。測量范圍自桃江信豐河口起,延伸至廣東省湞江孔江水庫庫尾止,約140公里,“測區(qū)共有8條匯流河流,均應測至河口以上0.5公里?!笔「酆焦芾砭众M州分局副局長、工程師劉堯平表示,目前招投標工作已完成,預計春節(jié)后即將進場實測。
劉堯平還告訴記者,此次測量包括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數(shù)字地形圖測繪等內(nèi)容,且采用GPS測量模式,使精準度大幅提高。全流測量結果出來后,便根據(jù)現(xiàn)有航道情況,確定最合理的線路走向。
航程減少 運輸成本大降
省港航管理局贛州分局副局長、工程師劉堯平告訴記者,開通贛粵運河,從長江到珠三角的船就不必再繞道上海、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qū),航程可減少約1200公里,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據(jù)測算,水路運輸成本僅為空運的1/20,公路運輸?shù)?/5,鐵路運輸?shù)?/2。在水運、鐵路、公路、航空、管道這五種運輸方式中,水運被視為最環(huán)保、最節(jié)能、占地最少、運價最低的一種?!?/p>
記者從上港集團九江港務有限公司了解到,每周該公司往返于九江和上海之間的集裝箱船舶在40艘左右,盡管沒有統(tǒng)計其中有多少艘船是經(jīng)上海港繞道前往珠三角,但贛粵運河對拉低物流成本的作用是肯定的。
劉堯平還表示,修建贛粵運河,還可以降低長江干線通航密度,減少小船和大船爭搶航道的情況,使長江航行更加安全,而且長江、珠江兩大水系也將直接連通,把我國內(nèi)河航運最為發(fā)達的兩大水系得以聯(lián)系起來,形成長江以南地區(qū)南北向的水上交通大動脈。
對我省水資源影響有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民間在修建贛粵運河的問題上一度存在爭議。最主要的反對意見就是,贛粵運河會使鄱陽湖出現(xiàn)水位降低、外流現(xiàn)象,加之水資源生態(tài)補償機制缺乏,若把江西的水引入廣東,對江西來說是一大損失。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也是外行的看法。”省港航管理局贛州分局副局長、工程師劉堯平解釋說,與流域調(diào)水工程將水量從一個流域調(diào)往另一個流域不同,運河并不是減少一個流域的水資源量,而是在原有不適航的河道上,通過修建陂頭和船閘,增加河道水深和寬度,使河道里一年四季水流均勻,這反而有益于保證鄱陽湖進入枯水季時贛江的流量。
“簡單來說,這并非從一個盆里往另一個盆里舀水、只會越舀越少的概念?!眲蚱礁嬖V記者,因此,贛粵運河并不是使贛江的水往北江流。即便兩個流域要保持有落差的話,消耗一個流域的水量也就是用來平衡上下船閘水位的水量,對于該流域的水資源總量來說,這部分水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贛粵運河的利遠遠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