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發(fā)布時間:2013年02月26日
有關壓歲錢的歸屬權、使用方式的討論一年勝過一年,紅包越來越大,煩惱越來越多。或許用壓歲錢買一份少兒教育金保險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文/本刊記者 張安立
“小孩拿到的壓歲錢比我的年終獎金都要高。”“那么多錢,總不能看著他們亂花吧?”“家長代為管理壓歲錢,怎么有人說違法呢?”盡管春節(jié)長假已經(jīng)過去,但對于壓歲錢的歸屬、使用問題的討論仍在延續(xù)。家長們大多認為可以給孩子留有適當額度的壓歲錢,但不宜數(shù)額過多,以防止孩子從小“大手大腳”,攀比、嫉妒。孩子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壓歲錢一眨眼就轉(zhuǎn)到爸媽的口袋,即便平日的消費都不必自掏腰包,但有個“小金庫”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那么,在家長與子女之間,是否有權宜之策可兼顧雙方的想法呢?有保險專家指出,用壓歲錢給孩子買保險是種不錯的解決方法,因為這筆錢最終花在了孩子身上,對其未來的成長能提供或多或少的幫助。
壓歲錢可成教育金來源
在眾多少兒保險中,能花在孩子身上并最終讓孩子從中受益的要屬教育金保險。有保險公司專家指出,長期少兒教育金保險能提供孩子一路成長中的保障和未來教育經(jīng)費的支持,這其實與長輩們、親朋好友用紅包所傳遞的祝福有著相同出發(fā)點。
通常,這類保險的保障期限能涵蓋到孩子完成高等教育,有些甚至延伸至成家立業(yè)的年紀。伴隨孩子年齡的增長,長輩的祝福能始終一路相伴。
而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這一方式解決了紅包歸誰的問題。父母作為投保人負責每年將壓歲錢用來繳納保費,孩子作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享受保障和未來收益,雙方的權利義務都清楚地印在了保單上。對家長而言,這一做法避免了孩子揮霍、浪費的可能性,而對孩子來說,錢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腰包里,待到幾個特定的時間點,比如18歲成人開始或考入大學后,就能收獲一筆數(shù)額頗豐的教育金,既能繳納學費、也可自由安排生活費用。
以某保險公司“成長有約教育金兩全保險(分紅型)”為例,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每年繳費7200元,繳費10年,即可讓孩子在18周歲到21周歲期間,分別得到8000元、9600元、12000元和14400元的資金支持,在孩子25周歲的時候,還會得到40000元的教育深造或事業(yè)啟動基金。此外,該保險還能累積現(xiàn)金紅利。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金保險有別于其他儲蓄或理財產(chǎn)品,是一種零風險儲蓄類保險產(chǎn)品,在收益方面可能不如其他產(chǎn)品,但由于具備繳費的強制性,因此是有助于長期規(guī)劃的一種方式。在每年固定的繳費時間點,家長不能偷懶、疏忽,孩子們也應督促父母及時繳費,這對培養(yǎng)孩子財商觀念和計劃性很有好處。
教育金保費豁免不可缺
在用壓歲錢投保教育金保險時有幾點需特別注意。一是家長應與子女做好溝通工作,盡量讓他們明白這種保險產(chǎn)品是怎么回事,壓歲錢去了哪里,以后怎么拿回來等等。
二是保險條款中附加保費豁免保險不可缺少。在長期主險上附加具有投保人豁免保費功能的附加險,能夠保證若投保人不幸身故或因傷殘喪失了繳費能力,所有保障及收益都將繼續(xù)有效。增加的保費不多,卻能讓孩子的避風港灣免于狂風暴雨。以上述投保案例為例,如投保人為30歲的母親,附加保費豁免險首年僅需多交58.97元。
此外,有保險專家指出,投保年齡越早,保費越便宜。事實的確如此,但這還要視各個家庭的不同情況而定,特別是父母本身還欠缺保障時,應先考慮自己,因為這才是孩子避風港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