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
發(fā)布時間:2014年06月25日
走下井岡山,本報“走基層 老區(qū)行”采訪組沿當年紅軍第一次“建都”之路,走進瑞金。因為革命,瑞金出名;因為戰(zhàn)爭,瑞金貧窮。在這片承載著光榮革命歷史與傳統(tǒng)的紅土地上,為新中國做出巨大犧牲的老區(qū)人民,就在前幾年,還有不少住在破舊的土坯房里。
“過去每逢刮風下雨,就擔心得要死,晚上睡覺都不安穩(wěn),怕屋倒砸傷人。”談起以前的居住條件,受訪的農村老人都有倒不盡的苦水。
安居才能樂業(yè)。農行瑞金市支行把老區(qū)人民早日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樓房,作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振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的頭等大事,竭盡全力支持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去年以來,該行僅在壬田鎮(zhèn)就為23戶農民提供了123萬元的信貸支持。
郭愛民是壬田鎮(zhèn)中潭村郭屋組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這位帥氣的小伙早年在河北打工,找了一位河北滄州的漂亮媳婦,現(xiàn)在孩子都8歲了。2012年鎮(zhèn)里啟動土坯房改造以來,在政府和農行的資金扶持下,一棟三層小樓拔地而起,他們一家三口住進了新房,自己還在村旁的羅漢巖4A級旅游風景區(qū)開了兩家小商店,小日子過得挺紅火。
“在外面賺錢可能多一些,但那種背井離鄉(xiāng)的日子真不好過,在家創(chuàng)業(yè)雖然賺錢少點,但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老人小孩都能照顧到,就特別好。”說起如今的生活,郭愛民感覺不錯。
采訪組了解到,中潭村郭屋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先輩參加紅軍,郭愛民爺爺?shù)拿志顽澘淘谌鸾鸶锩沂考o念碑上。記者發(fā)現(xiàn),在很多地方十分突出的“386199”現(xiàn)象(只有婦女兒童老人的空心村)并不明顯,采訪中不時有一些青壯年來來往往。
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面對群眾熱切渴望的眼神,農行瑞金市支行成立了“三農”客戶經(jīng)理團隊,分成若干個服務組,挨家挨戶摸底調查,了解農民資金需求,宣傳農行信貸政策,幫助解決各種困難。
雖然每個土坯房改造農戶都有1.5萬到4萬元不等的資金補助,而且政府管控了水泥、鋼筋、紅磚等建材價格,但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比較貧困,沒有銀行的支持還是很難完成,壬田鎮(zhèn)的楊桂華就是如此。這位丈夫早年去世的苦命女人,為撫養(yǎng)3個小孩,靠為人采摘煙葉勉強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推動此類貧困戶住上新房,農行江西分行出臺了《信貸支持贛州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的指導意見》,不僅放寬了貸款條件,提高了貸款額度,還延長了貸款期限,實行了利率優(yōu)惠,受到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
不可多得的優(yōu)惠條件,在一年前燃起了楊桂華拆舊房、建新房的熱情。農行客戶經(jīng)理沈運明上門為她辦好了貸款手續(xù),幫助她建起了一棟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一年后,記者再次見到這位性格堅強的女人,端坐新居廳堂的她,臉上綻放出幸福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