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維穩(wěn)6%搶占市場
來源:北京商報
發(fā)布時間:2015年05月27日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瑾)雖然降息后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行,降息效應明顯,但是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中小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仍能到6%左右,如南京銀行、包商銀行等都在大力推銷6%的產品。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在降息的大環(huán)境下,中小銀行也想趁勢搶占理財產品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降息加上偏松的資金政策,本已逐步下滑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平備受沖擊,多數銀行便順勢下調了理財產品收益率。但是,在梳理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中小銀行在其官方網站、手機銀行、直銷銀行以及微信公眾號打出“理財產品收益率超6%”的宣傳廣告。
如包商銀行的“超級星期三”產品,10萬元起投,370天預期年化收益為6.5%;而南京銀行同門檻的365天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6%。除了期限較長的產品,如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推出的百萬元起投的67天及120天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和5.9%。
雖然不少高收益的產品期限長或者門檻高,但是商業(yè)銀行利率已經逐漸步入降息通道。在3月降息后,5月11日金融機構的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再次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qū)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如果用一年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和貸款基準利率相比,利差已經出現(xiàn)倒掛。
在統(tǒng)計中,大型商業(yè)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多在5%以內,中小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居多。“利率市場化進程快要接近尾聲,存款保險制度也開始正式實施,在這一背景下,中小銀行并不占優(yōu)勢,所以就要使用慣用手段拉攏更多客戶搶占更大的理財市場。”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分析師表示。
此外,銀率網相關分析師認為, 5月以來Shibor全線品種一直處于下行通道,隨著本月接近尾聲,7天期Shibor本周開始止跌并小幅攀升。本周是5月最后一個星期,當降息遇到月末的時候,降息效應就可能會被淡化,理財產品市場個別產品可能會有較好表現(xiàn),但整體不會明顯回升。建議想要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可關注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和城市商業(yè)銀行發(fā)售的理財產品,把握月末反彈的機會鎖定收益。宋媛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