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5日,首屆龍南武當桃花節(jié)熱鬧開幕,吸引了眾多縣內外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趙眾 鐘麗霞 攝
|
|
□喬木 劉磊 特約記者傅亮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陽春三月,正是踏春的好季節(jié),記者來到山清水秀、客家風情濃郁的龍南縣,去尋找和捕捉那些最美的春光。
人面桃花相映紅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在武當?shù)饶?,如果你我有緣,將相逢在桃花盛開的日子……”日前,一則約會啟事火遍了龍南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人們紛紛轉發(fā)、點贊。原來這是龍南縣武當鎮(zhèn)首屆桃花節(jié)精心策劃的邀約函。
3月5日,數(shù)千名對春天充滿憧憬的游客,匯聚到龍南縣小武當山,一起見證這場最美的花事。
小武當山位于贛粵交界處武當鎮(zhèn),是融丹霞石林風光和佛教文化為一體的著名省級風景區(qū),99座山峰拔地而起,一排聳立,猶如直戟,奇石突兀,千姿百態(tài),綿亙數(shù)公里。
今年的桃花盛會就在小武當山腳下的武當中學舉行。這里方圓上千畝桃花林,漫延在山里田園間,桃樹干粗大而遒勁,花朵小巧而繁多,團團簇簇,層層疊疊,爭相綻放,宛若朝霞,美不勝收。游人們穿梭于桃林,或拍花、或留影,玩得不亦樂乎。
武當鎮(zhèn)黨委書記蔡勇告訴記者,近年來,武當鎮(zhèn)因地制宜,引導當?shù)剞r民發(fā)展鷹嘴蜜桃產業(yè),建立了鷹嘴蜜桃交易市場,如今桃園種植面積已經(jīng)達到7000畝,成為武當農民的首選致富產業(yè)。為了打響“小武當山鷹嘴蜜桃”品牌,該鎮(zhèn)依托小武當山的旅游資源和桃花盛開的美景,舉辦了這次桃花節(jié)。
說話間,在桃林空地中間,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正式開演了。最精彩的要數(shù)單身青年聯(lián)誼活動。數(shù)十名大膽參與的未婚單身青年男女們,在這以桃花為背景的舞臺上演了一部桃園版的《非誠勿擾》,趣味游戲、才藝表演等環(huán)節(jié)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茶山飄來山歌聲
“茶山上的那個小阿妹,俏模樣,引來了那個對面坡上,砍柴的少年郎……”3月6日,在龍南縣臨塘鄉(xiāng)的大山深處,飛出動聽的采茶情歌。
記者站在海拔600多米的恒泰茶園里,呼吸著山中的新鮮空氣,竟然還夾雜有茶葉的清香。舉目遠眺,藍天白云下,生機勃勃的茶樹分布在竹林環(huán)繞的山坡上,一壟一壟地延伸至山頂,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嫩芽傲立枝頭。
茶園負責人廖承龍告訴記者,這里的獨特丘陵氣候環(huán)境以及微酸紅土土壤,非常適合種植優(yōu)質茶葉,目前茶園面積已有1萬畝,年產茶葉5萬公斤,還獲得過多項國際和國家級評茶獎項。
讓人嘖嘖稱奇的是茶園里數(shù)百名客家阿嫂和阿妹正在采茶,她們穿著獨具特色的客家服飾,腰間掛著茶簍,熟練地舞動雙手,手指在茶葉尖上不停飛舞,一捏、一提、一放,快速地采下一個又一個嫩芽。
“哈哈哈……”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記者發(fā)現(xiàn),許多游客帶著小孩投入到茶園的懷抱,他們穿梭在茶樹間,學著采茶妹子的姿勢,有模有樣地采摘著茶葉,簍里已積起不少嫩葉。
游客也能參與采茶?記者覺得新鮮。廖承龍笑著解釋道,3月至5月每逢節(jié)假日,該有機茶園免費開放,游客在經(jīng)過現(xiàn)場采茶技巧培訓后,可以親自體驗采茶。茶園還對游客所采茶葉免費加工制作,贈送給游客。
采茶體驗只是茶園眾多春季休閑活動中的一個。根據(jù)廖承龍?zhí)峁┑幕顒硬藛危浾吲d致勃勃地到榨油坊看了古法榨油,參加了“看飛雞,找野蛋”活動,上觀景平臺品茶、聽山歌,吃全竹宴,活動安排豐富多彩。
據(jù)介紹,恒泰茶園走“農業(yè)+旅游”的農旅互動發(fā)展模式,以特有的茶、竹、雞、油茶等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為核心基礎,打造集自然風景、田園風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為一體的家庭休閑度假體驗式基地。2015年12月,茶園被認定為全省休閑農業(yè)示范點,全年共接待省內外游客20萬人次。
圍屋刮起“民俗風”
“客家圍有多美,何不來山村走一回,你看那石雕的獅子四方的圍……”日前,一首《山村客家圍》在風景如畫的栗園圍傳唱著。
里仁鎮(zhèn)栗園圍是江西十大和諧村莊、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占地面積68畝,呈八卦形狀,圍屋生活氣息濃厚,有祠堂、學堂、池塘、曬谷場、古戲臺,遍植各種花草樹木。春天一來,水光瀲滟,白墻黑瓦,楊柳依依,竹影婆娑,被客家人稱為“最美麗的圍屋”。
圍屋的客家人在元宵節(jié)期間有一項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的傳統(tǒng)民俗表演,就是舞香火龍。栗園圍香火龍傳承者李少文告訴記者,香火龍顧名思義,是以竹篾做龍骨,用稻草編扎而成的龍,香火龍分為5節(jié)或7節(jié),每節(jié)有木桿支撐,表演時在稻草扎成的龍頭和龍身上插滿點燃的線香。目前,香火龍已列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往年,圍屋里的人們都是自娛自樂,關起圍門自己耍龍。今年元宵節(jié),栗園圍舉辦了第一屆香火龍文化節(jié),打開圍門廣邀賓朋。文化節(jié)當天,栗園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娛樂項目供游客參觀體驗。趣味猜燈謎、品嘗客家小吃、參觀民俗展覽,讓游客們興致盎然。
當然,重頭戲還在舞香火龍。夜幕徐徐降臨,栗園圍的客家人將敬神用的香插滿在稻草編扎而成的龍身上,伴隨著請龍爆竹的響起,香火龍正式走出祠堂,走街串巷。這些香火龍都是由當?shù)厍鄩涯晡鑴?。只見他們手持木桿上下飛舞,龍身蜿蜒起伏,曲線柔美,龍尾如雀屏微張,迤邐婉轉,舞動時火光閃耀、熒光飛舞、絢麗非凡,遠遠望去,光華璀璨。
看著舞龍表演,來自縣城的游客唐啟瑞深受感染:“沒想到,舞香火龍這么熱鬧、這么好看,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客家文化的瑰寶,非常珍貴。能來參加香火龍文化節(jié),太有意義了。”
圍屋是靜止的,文化是活動的。記者了解到,為了傳承客家文化,龍南縣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至少組建了一個客家業(yè)余演出團體,對香火龍、楊村山歌、板凳龍、客家木藝、竹藝等特色文化進行演出宣傳,還與旅游深度結合,推出了吃客家飯、穿客家衣、學唱客家山歌項目,在客家圍屋內展示客家美食、客家土特產、客家服飾、客家泥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