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發(fā)布時間:2017年02月15日
這兩天,不少熱心網(wǎng)友忙著給小朋友們科普“史上最大騙局”,即“爸媽先幫你把紅包存起來”,結果,你懂的……
一份“理財協(xié)議”改變一切
有媒體曾就壓歲錢的去向專門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有三種:一是父母幫忙存起來;二是別看收進來的紅包是孩子的,發(fā)出去的紅包可是大人的,所以統(tǒng)統(tǒng)充公;三是由爸媽管理,用于孩子的日常開銷。最近,有網(wǎng)友用她和兒子的故事現(xiàn)身說法,還有更好的方式處理孩子的壓歲錢?!?/p>
“望月”的兒子彤彤從一年級就開始自己打理自己的“財產”,才過去不到兩年,奇跡出現(xiàn)了,彤彤出門不再買零食和小玩具,消費也學會了有計劃?! ?/p>
采訪中,媽媽將彤彤的轉變歸功于以下這份“理財協(xié)議”:
首先,從一年級開始,彤彤每周可以拿到10元零花錢。年終結算時,媽媽會按彤彤現(xiàn)有存款翻倍支付利息,存得越多利息越高。比如,去年12月31日彤彤的零花錢結余是430元,翻倍付息,就是按860元支付利息,相當于存款獎勵。“這對于孩子的理財意識刺激蠻大的,存錢的動力更大了。”
彤彤一年還有四筆“禮物費”,分別是暑假(100元)、兒童節(jié)(50元)、生日(100元)和過年(100元),不要禮物或購買的禮物未到指定額度的部分可以折現(xiàn),但是如果超出額度,就必須自己買單。除了生活必需品、吃穿用度、文具等日常開銷,超出合理范圍的物質和娛樂消費全部由彤彤自理。壓歲錢平時存在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p>
為啥要擬一份這樣的協(xié)議?原來,彤彤上幼兒園后,大部分時間跟老人住在一起。因為“隔代寵”,每次出門總要大人買點小玩具、小零食??吹竭@么小的娃“大手大腳”花錢,全家都覺得如此下去不是辦法,于是想用這個方法,培養(yǎng)其合理的消費觀念。
從月光族到“精明鬼”
“理財協(xié)議”剛開始實施的時候,彤彤也是“月光族”,放學后冰激凌、薯片各種買買買。“后來他發(fā)現(xiàn)沖動是魔鬼,慢慢開始學會省錢,而且存款越多,越舍不得花錢。”
為配合“理財協(xié)議”的執(zhí)行,媽媽還給彤彤預備了兒童賬本。因為彤彤的爸媽都從事財務工作,平時家里也有記賬的習慣?!?/p>
彤彤現(xiàn)在總共有兩本兒童賬本:一本是記錄零花錢的開支。另一本負責記錄大額的紅包,也就是壓歲錢。在兩本賬本里,每一筆存款和支出都清清楚楚。通過賬本,彤彤知道每一筆錢是怎么花的,加上媽媽年終翻倍付息的巨大誘惑,現(xiàn)在買什么都精打細算了?! ?/p>
“他消費我們會給意見,但決定權在他,后果也由他自己承擔。因為花的是自己的錢,他現(xiàn)在即使碰到喜歡的東西,也會考慮再三。”媽媽說。
彤彤曉得省錢,但也不是摳門鬼,該大方的地方也很大方。請外公外婆看電影,去年媽媽過生日,他還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錢買了一個蛋糕。今年過年,他又主動給外公外婆一人包了200元的紅包。
媽媽有個打算,如果將來彤彤同意承擔風險,會鼓勵他購買一些理財產品。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感興趣。她認為,這樣做能提前培養(yǎng)孩子理性的消費觀,是一件好事。(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