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張國棟 發(fā)布時間:2011年02月18日
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工業(yè)原材料需求飆升的帶動,鐵礦石再次讓處于壟斷地位的國際礦企“喜笑顏開”。
2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獲悉,必和必拓去年下半年凈利潤為105.24億美元,加上此前公布的上半年65.6億美元的凈利潤,必和必拓去年全年凈利潤高達170億美元。與必和必拓類似,另一家國際礦業(yè)巨頭力拓在去年則取得了其創(chuàng)紀錄的143億美元當期收益。
記者經過核算發(fā)現(xiàn),無論是必和必拓還是力拓,通過銷售鐵礦石帶來的凈利潤均在其收益中占有重要比重。
鐵礦石收入惠及礦企
礦業(yè)巨頭必和必拓公布的最新2010年下半年財務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凈利潤達到105.24億美元,同比上年同期的61.4億美元增長71.5%。
據悉,必和必拓去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65.6億美元,加上上述105.24億美元,2010年必和必拓的凈利潤超出170億美元。
賺錢的當然不止必和必拓一家。2月10日,力拓提供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最新年報數據顯示,力拓2010年全年凈利潤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1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42.5億元。其中,鐵礦石業(yè)務的凈利潤達101.89億美元,對力拓當年盈利貢獻巨大。
“2010年,我們的企業(yè)通過滿負荷的安全生產使集團當期收益翻了兩倍多,達到了140億美元。集團世界級的皮爾巴拉礦區(qū)(Pilbara)的鐵礦石產量創(chuàng)造了新紀錄,這證明了我們在經營業(yè)績方面的領先地位。”力拓首席執(zhí)行官艾博年(TomAlbanese)表示。
而必和必拓旗下雖然擁有銅、鎳、石油等多種資源類產品,但在其下半年盈利中,鐵礦石業(yè)務的息稅前利潤達到58億美元,占據了其盈利總額的半壁江山。
分析人士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對礦類產品的強勁需求,以及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經濟形勢改善刺激了礦石價格大幅上揚,淡水河谷的去年收益亦不會遜色。
高礦價蠶食中鋼企利潤
令人尷尬的是,與礦企獨享礦石豐厚回報的境況相比,大多數中國鋼企的日子依然不好過。
工信部近日發(fā)布 《2010鋼鐵行業(yè)運行情況及2011年展望》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897億元,其中實現(xiàn)利潤前20名企業(yè)的利潤約占83%左右,寶鋼一家利潤約占26%左右,而大多數企業(yè)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tài),行業(yè)盈利水平總體不容樂觀。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并未因此有所減少。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進口鐵礦石6897萬噸,創(chuàng)下了單月歷史新高。而上述工信部報告進一步分析稱,2011年,鐵礦石價格仍將高位運行,我國進口鐵礦石大致維持在6億噸左右。
媒體報道稱,在“兩拓”出口的礦石中,將有約64%到達中國。不過,記者經過核算卻發(fā)現(xiàn),貴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買家,我國主要鋼企的利潤加起來并不及力拓一家的利潤,更遠不及必和必拓去年的全年凈利潤。
“去年鋼材價格的上漲要低于原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鋼鐵行業(yè)盈利水平不斷下降。”分析人士稱,2010年5月以來,受礦石等原料價格上漲、鋼材市場供大于求、鋼材價格持續(xù)低位震蕩等因素的影響,鋼材企業(yè)盈利水平逐月下降。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從1月平均90美元/噸攀升至年末的145美元/噸,上漲61%,全年進口鐵礦石平均價格128美元/噸,比上年上漲了40美元/噸。
另有媒體在2月17日報道稱,必和必拓已向國內一些鋼廠發(fā)出了鐵礦石最新報價,由1月份的155美元/噸上漲至168美元/噸(離岸價),提價約8.4%。而依然保持季度定價的淡水河谷和力拓,其二季度報價預計要到今年3月份公布。
記者了解到,目前,鋼價已經止?jié)q出現(xiàn)小幅回落,但進口礦外盤市場報價卻保持堅挺。我的鋼鐵網2月17日提供給記者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印度礦山63.5%/63%鐵礦主流報價已經高達197美元~199美元/噸,直逼200美元/噸大關。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