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fā)布時間:2009年08月15日
股市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波動,一些高位入市的股民迄今依然沒有解套,相比之下,風險較低的保險理財產品成為部分市民的投資選擇。今年以來,較有保障的分紅險產品受到市場青睞,成為壽險保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分紅險為何逆市熱銷?專家分析認為,由于分紅險具有較強保障性同時兼具投資性,在其他投資市場不太明朗的情況下,分紅險逐漸“升溫”逆市熱銷;而且隨著資本市場回暖,一度讓人傷心的投連險出現反彈。但專家提醒,保險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分紅險不一定能夠獲得分紅,投連險的投資部分還有可能“負收益”;當前資本市場波動大,市民理財宜走穩(wěn)健步伐。
分紅險逆市熱銷
成保險市場“主力軍”
自2008年下半年經濟開始出現下滑跡象后,廣州市民沈禮停止了在股票市場的投入,加大在保險理財產品的投資。沈先生認為,股票﹑基金風險較大,相對來說,購買保險可以一舉兩得,他選擇購買了收益較有保障的分紅險產品。
廣東保監(jiān)局新聞發(fā)言人尹江鰲說,金融危機給保險市場帶來了一定沖擊,上半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5986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廣東實現保費收入644億元,同比下降1.6%,保費總量依然居全國第一。上半年,廣東人身險保費收入為473億元,同比下降5.4%。
受到資本市場震動影響,上半年廣東省投連險保費收入7.2億元,同比下降83.3%;萬能險保險收入47.6億元,同比下降36.4%。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分紅險在投連險、萬能險等險品“降溫”之際“升溫”,成為各大壽險公司銷售主力。
和沈先生持相同看法的市民不在少數。在金融危機之下,分紅類保險產品受到市民的青睞,成為保費增長較快的動力。中國人壽(601628,股吧)(601628)廣東省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壽險市場的變化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與投資市場掛鉤的投連和萬能型產品出現較大虧損。市民的保險理念也逐漸轉變,更加注重保險的保障功能,而在投資型險種上更傾向收益較穩(wěn)定的分紅型產品。
分紅險的“一枝獨秀”在波動的資本市場中格外搶眼。截止到2009年6月底,廣東實現分紅險保費收入261.7億元,同比增長24.7%,占壽險保費的比重為75.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8.7個百分點。以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為例,該公司上半年實現分紅險收入129.5億元,占壽險保費的比重為81.1%,較去年同期提升了8個百分點;其中通過銀保渠道期交實現新單保費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0%。
保險理財并非完全“保險”
須提防兩大陷阱
資本市場有風險,同樣保險理財市場也難以為自己“上保險”。買了保險,投資收益并不一定有保障,市民在選擇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須關注以下兩大“保險陷阱”。
陷阱一,由于保險公司盈利狀況的不確定性,分紅險不一定能分紅。分紅險是帶有分紅功能的壽險,保險公司在每一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將上一個會計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客戶。分紅險的賣點之一是定期分紅,但由于分紅險的利潤來源于保險經營利潤和投資帶來的利差等所產生的可分配盈余,具有不確定性。
從事保險行業(yè)多年的保險經紀人李志堅說,保險公司實際運作情況必須好于預期情況,才能將所產生的利潤分配給客戶;而一旦預期出現偏差,客戶紅利將會受到影響,分紅險不一定就能得到分紅。 陷阱二,由于股市的巨幅波動,與資本市場掛鉤的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險“受害不淺”,有的投資者甚至“血本無歸”。以投連險為例,消費者交付的保費按照保險合同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進入保險賬戶,得到壽險保障;另一部分進入投資賬戶,委托給保險公司進行投資運作。投資者享有投資收益,同時承擔相應投資風險。
有專家認為,目前的市場水平下,中國并不完全具備發(fā)展投連險、萬能險的市場條件。老百姓很難理解,為什么買這些保險產品會虧本?去年在全國一些地方,曾發(fā)生退保風波。2008年上半年,廣東投連險退保金額為5.38億元,同比增長182%。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資本市場的回暖,近期投連險保費收入有所回升。尹江鰲說,今年4、5、6月,廣東投連險保費收入連續(xù)出現正增長,特別是6月份的投連保費規(guī)模達到1.48億元,是去年7月份以來單月最高水平。同樣,6月份萬能險保費收入扭轉下跌趨勢,達到6.27億元。
專家提醒,投連險去年負收益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市民要密切關注股市下半年的走勢,以便隨時調換投連賬戶配制,規(guī)避投資風險。
市場波動大
專家建議多樣化投資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面對波動較大的資本市場,市民該如何投資、進行穩(wěn)健理財呢?
——注重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從今年的經濟發(fā)展來看,各項經濟指標都有所好轉,市場也出現了回暖跡象,特別是股市的反彈,更加大了市民投資的信心,部分保險公司也開始嘗試銷售萬能險。建議市民在購買保險類的理財產品時應選擇收益有保障的分紅產品,因為保險的本質功能始終是保障,投資回報只是它的一個附加功能。
——進行“菜籃子”式多樣化投資。在全民理財的時代,要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投資理財有一句名言,“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保險作為保障型產品,首先應成為“理財籃子”的底部,沒有這個底部,再多的“雞蛋”都會漏光。其次,市民要增強投資理財風險意識,購買時看清保險合同相關條款,根據購買能力進行投資。第三,要對新型壽險產品的期限、費用、風險情況、客戶的權益與義務做全面詳細的了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
——做好長期投資規(guī)劃。專家指出,投連險的靈活性較基金、股票差,短期退出成本很高。根據資本市場的短期走勢追加投保或退保都不科學,短期退保將令投保人遭遇損失:潛在損失兌現為真正損失,失去保險保障,支付大量初始費用、保障費用和保單管理費。投資連結險應是一項長期投資計劃,一般10年左右賬戶價值才不至于縮水,在這期間,投資者可以擁有股票、基金、債券、銀行存款所不具備的保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