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fā)布時間:2009年10月22日
10月22日,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將出爐,中國經濟兩大問題將浮出水面:一是中國宏觀經濟是否出現了V型復蘇;二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否應該退出。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明確的。
在10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逐季加快,需求結構明顯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農業(yè)生產再獲豐收,產業(yè)結構調整和節(jié)能減排積極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成效明顯,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穩(wěn)定增加,財政狀況逐步好轉,貨幣信貸保持快速增長,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進展,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好于年初的預期,回升向好的趨勢得到鞏固。這是中央領導首次明確對經濟復蘇狀況表示滿意,10月22日的宏觀經濟數據將印證這一點。
據報道,全國人大財經委于近日召開會議,與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社部、央行和統計局6個部門一起分析了前三季度的經濟形勢。參與該會議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20日表示,從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特點來看,中國經濟已經實現了企穩(wěn)向好、觸底反彈,初步實現了“V型”的增長。
尹中卿披露的數據是,今年前三季度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8%以上,而三季度增長可能會超過12%;固定資產的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萬多億元,同比增長33%以上;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萬億以上,同比增長15%以上。數據已經明明白白地周告天下:中國宏觀經濟“V型”反轉。
至于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否應該退出,雖然政府沒有明確表態(tài),但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聯系到央行官員強調通脹壓力,銀監(jiān)會對于房地產等市場貸款的收緊,可以說,在金融危機期間超常規(guī)的政策不僅會退出,并且已經在逐步退出的過程之中。
尹中卿還表示,“刺激過度,經濟增速反而會回落”。在如何進行政策調整的問題上,尹中卿稱,要從保持可持續(xù)性,預防政府債務危機的角度,適時適度微調、充實和完善積極的財政政策,量力而行,盡力實現收支平衡。同時,要從抑制通脹壓力,防范潛在的金融危風險的角度,適時適度微調充實和完善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理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優(yōu)化信貸結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的節(jié)奏,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水平的合理充裕,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
既然宏觀經濟已經“V型”反轉,政府就喪失了擴大赤字財政的依據。固然,為了保障大型項目的順利完工,明年還會保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過,新的大型項目不可能大規(guī)模上馬,除已上馬項目之外的新增貸款與土地使用將有嚴格審批。最近,國土資源部關于以土地審批控制過剩產能的表態(tài),已經說明傳統產業(yè)今后將受到更加嚴格的控制。
在宏觀經濟領域套用托爾斯泰的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各國實行的救市措施都是相似的,但退出策略各有各的特點。筆者在昨天的文章中表示,歐美日的退出撤退各有不同,如果九十月份經濟數據穩(wěn)定,大體而言的退出路徑是,日本央行在今年年底終止購買公司債和商業(yè)票據,歐盟將在明年埋頭于取得內部財政平衡,控制赤字的上漲勢頭,并且逐步撤出央行購買債券的行為。處于金融危機漩渦中心的美國,預計明年政府大規(guī)模的擔保行為將有所收斂,但美元的貶值一發(fā)而不可收拾,這并非實體經濟比金融危機期間更糟,而是銀行家們創(chuàng)造的有毒資產需要全球美元持有者買單。
中國的撤退將分別體現:一是央行的公開市場沖銷操作會大幅增加;二是取消產能過剩行業(yè)的刺激政策;三是房地產市場的稅費優(yōu)惠將在年底取消。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由于去年底國務院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的二套房貸、交易稅費優(yōu)惠等措施即將到期,建設系統近期正向房地產相關企業(yè)及機構征求明年樓市政策建議?;謴蛡€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2年 (含2年)轉讓的,征收營業(yè)稅的舊規(guī)定。
所有與節(jié)能、科技創(chuàng)新、刺激消費有關的政策有很大的可能性保留,因此節(jié)能型的輸配電、混合動力汽車生產商、環(huán)保企業(yè)、碳交易、消費物流等都將成為關注的重點。至于傳統行業(yè),機會只存在于政府主導的并購重組的價格波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