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笑聲朗
來源:中國贛州網(wǎng)-贛南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8年04月09日
近日,記者走進于都縣羅坳鎮(zhèn)大橋移民新村,老人在悠閑地散步,小伙子在籃球場上盡興地打籃球,小朋友在開心地嬉戲打鬧……
在這個剛滿“兩周歲”的移民新村,路面全部水泥硬化,衛(wèi)生所、村級中心幼兒園、文化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以前住的都是土坯房,一到下雨就擔心倒塌,山路崎嶇難走,就醫(yī)就學都非常不方便。”正和家人一起話家常的村民溫八月對記者說道。原來的古嶂片區(qū)是羅坳鎮(zhèn)大橋村最邊遠的片區(qū),平均海拔500多米,片區(qū)里到處都是連綿起伏的山頭,很難找到一塊平整的土地,建房子成了大部分村民頭痛的事。生活在這里的100多戶村民對走出山外充滿著渴望。
“2016年,政府對古嶂片區(qū)實施分期分批整體移民搬遷,并給了多種方案讓村民選擇,可以搬到這里,也可以搬到城里的安置點‘進城入園’,條件特別困難的還可以選擇集中供養(yǎng)。”在村里的文化小廣場,該村黨支部書記陳星宇向記者介紹起了當時政府給古嶂片區(qū)制定的搬遷方案。
“搬出山外,擁抱新生活。既然搬出來了,我們就要想方設法讓村民富起來。”陳星宇說,現(xiàn)在交通便利了,村里年輕人沒有了后顧之憂,現(xiàn)在都已經安心外出務工。
為了讓村民增加收入,村里在2016年6月引進了200畝百香果產業(yè)基地,成立了綠興合作社,吸納了154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參與分紅。平時基地需要人員勞作時,貧困戶還可進入基地務工,每天按80元至100元的工資標準領取工資,實現(xiàn)分紅再增收。
“通過政府免息貸款,我家裝起了光伏發(fā)電設備,每年有5000元的收入,5年左右就能還清貸款,以后就可以坐等收成了。”在光伏扶貧產業(yè)項目上,溫八月選擇了享受免息貸款自己安裝。而村子里97戶卻選擇了租用方式,每年只要交1200元的租金,就可以實現(xiàn)產業(yè)增收近4000元。登上新村后山頂上望新村,記者看見,家家戶戶樓頂上“藍”光一片,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電板與藍天遙相呼應,樓頂生金……
昔日的“古嶂人”,如今成了“幸福人”,生活、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和幾年前在古嶂的家相比,村民迎來了幸福的日子。“是黨和政府的關懷讓山里人走出了大山,走上致富路。”話語間,不難看出村民的幸福感,大橋移民新村傳來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