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佚名 發(fā)布時間:2011年03月24日
五糧液 的產權改革近期可望有重要進展。
宜賓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3月22日向本報透露,五糧液集團很可能和五糧液發(fā)生一些產權關系,但并不是指轉讓全部國有股權。
“五糧液的產權改革,今年要做,我們去年就有初步方案了,現(xiàn)在正在細化。”這位負責人說。據悉,在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月,四川省宜賓市國資委召開了創(chuàng)新工作會議,其中談及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的整合問題。
這意味著在五糧液集團對五糧液的托管協(xié)議被解除一年多以后,新一輪產權改革終于列入宜賓市國資委的計事日程。五糧液2009年12月結束與五糧液集團長達11年的被托管關系,歸屬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旗下。
但五糧液和“養(yǎng)父”五糧液集團之間仍保持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將二者整合的呼聲甚高。但具體的整合方案在一年多以來一直未明朗。
在結束國企黨政干部公示后,五糧液董事長唐橋有望接替王國春兼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本來任命通知書說是本周,但他本人在成都參加糖酒會,估計在下周。”上述宜賓市國資委官員22日告訴本報。
這位人士認為,隨著唐橋的履新,未來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的股權關系將會更明晰。
“我還沒有接到任命通知,上面還在研究。”22日,正在參加成都糖酒會并召開投資者說明會的唐橋對本報記者說。
唐橋或下周接替王國春
唐橋是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產權改革的力主者。
盡管唐橋2007年走馬上任后,對五糧液先后進行了三次解決關聯(lián)交易的大手術,并已剪斷集團對五糧液的托管關系。但對他來說,集團和五糧液完全割裂,似乎于情不合。
在2009年末,唐橋曾說,“過去,五糧液是集團托管的兒子,現(xiàn)在變成了兄弟。至于下一步是平行,還是父子二合一,我們希望最好市里明年能定下來。”他一再強調,這要由宜賓市政府來定。
對于五糧液在不久的將來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建立新家庭,業(yè)界也有諸多展望。
然而一年多過去,五糧液的產權改革并無動靜。其間,記者多次致電宜賓市國資委和四川省國資委,均稱無實質進展或不知道。
“五糧液集團是四川省屬國企,省里沒動市里就沒動”。宜賓市國資委有關人士2月28日向記者解釋說。
在這位人士看來,五糧液產權改革最復雜的是人的因素。
目前五糧液集團的掌門人是王國春,早到退休年齡的他已延長任職5年之久。唐橋雖為五糧液董事長,但王國春仍兼五糧液董事。在五糧液集團,盡管唐橋擔任總裁一職,但他曾在多次場合表示,僅相當于“王總的助理”。
今年2月,五糧液公示了唐橋作為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候選人的消息。“之前并沒有聽說王國春要退下來,所以很突然。”宜賓市國資委有關人士稱。
這位人士表示,唐橋一旦上臺,將集五糧液股份和五糧液集團董事長于一身,有利于產權改革。
國資委年后開會細化方案
10多年前的那次改制,為五糧液今天的命運埋下許多伏筆。
1998年,五糧液從五糧液酒廠剝離上市。其時,五糧液只有8000萬股的發(fā)行額度。最終,五糧液酒廠1/3的優(yōu)質資產得以上市。
當時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宜賓市國資局持有五糧液75.00%的國家股股份。五糧液創(chuàng)立后,宜賓市國資局擬將五糧液的國家股股權授權委托五糧液酒廠管理,五糧液酒廠改制為集團公司。
上世紀90年代時,宜賓市國資局還是市財政局的二級局,由于事業(yè)單位不能充當法人角色,不能發(fā)揮投融資和擔保的作用,后宜賓市國資局改制為宜賓市國資公司。
五糧液上市后,五糧液集團劃歸了后來成立的宜賓市國資委管理,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作為生產型企業(yè),五糧液集團和投資型企業(yè)宜賓市國資公司,都由宜賓市國資委100%持股。
也正因為國資公司的投融資平臺作用,其并不直接參與生產經營,10多年來,五糧液的經營主體一直是五糧液集團。
對于股權托管帶來的風險,五糧液早有預料。當年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由于五糧液是由五糧液酒廠的優(yōu)質資產剝離而成,導致五糧液酒廠和五糧液之間存在委托加工基酒、綜合服務等關聯(lián)交易,如處理不當,存在損害全部或部分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如今托管關系雖解除,這對昔日“養(yǎng)父子”之間的依賴關系卻未完全消失。
比如,五糧液集團為五糧液提供綜合服務,包括保衛(wèi)、食堂、學校、運輸等。由于綜合服務提供太多,如果五糧液收購了這部分集團的輔助性資產,就可能產生新的關聯(lián)交易,還不如維持現(xiàn)狀。
再如物流運輸。五糧液的大部分物流均靠集團的安吉物流在運作。
還有五糧液的技改工程,也一直委托集團在建設。
另一個遺留痕跡是,五糧液董事長唐橋去年仍一直身兼五糧液集團的總裁。
“如今的產權改革是因為當初改制的不徹底造成的。10多年過去了,問題仍然存在。當年的優(yōu)質資產剝離上市后,對集團剩下的員工不公平,如果大量人員下崗,或關閉廠,會造成很多負面效應。”五糧液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2月28日對本報記者說。
五大方案誰將勝出?
而在五糧液內部人士看來,實施產權改革,關鍵在政府。
一位不愿具名的五糧液高管告訴本報記者,要理順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的產權關系,方案大致有幾種。
第一,最簡單的方式是股權無償劃撥,即把宜賓市國資公司持有五糧液的所有股權全部無償劃撥給五糧液集團。因為集團是100%國有股權,隸屬于國資委,很好操作。
這類似于青啤股份的股權無償劃撥給集團。
2006年,青島市國資委將所持青啤股份的39982萬股國家股無償劃轉給青啤集團持有。股權轉讓后,青啤集團持有青啤股份30.56%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青啤集團是青島市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隨后,青啤集團定位為國有投資公司,主要從事資本經營,酒類資產都在青啤股份,二者不存在關聯(lián)交易。而唐橋上任后,也已把五糧液集團的酒類相關資產裝入了五糧液。
“但這估計很難行得通。”上述五糧液高管認為,畢竟五糧液是一個金娃娃,國資公司將其股權無償轉出,那么未來的成長收益也全沒了。
無償劃撥不行,第二種方案是有條件劃撥。即國資公司持有的全部五糧液股權按一定條件轉讓給五糧液集團,而五糧液的分紅仍按一定比例上交給國資公司,即股權和分紅權分離。
除了股權劃轉,第三種辦法是資產協(xié)議轉讓。即國資公司把五糧液的資產作價給集團。但這涉及到幾十億、上百億元的金額,可操作性不強,容易有國資流失之嫌,不利于陽光操作。
此外,還有第四種辦法,即集團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五糧液的股權。五糧液是唯一一個改制時沒有法人股的企業(yè),除了國有股外,其余均是流通股。但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購買上市公司股權超過30%,必須履行要約收購相關程序。
如果說以上辦法均實施難度較大,上述高管認為,還有第五種折中辦法。
這就是,國資公司可將所持有的五糧液股權不完全劃撥給五糧液集團,自己也留一部分,即讓五糧液集團順理成章成為五糧液的第一大股東,國資公司又保留了對五糧液的股東身份和分紅收益。
“最終,集團控股五糧液,產權關系才能理順。當然也不一定就是這種結局。”該高管總結。
對此,宜賓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讓國資公司將五糧液的股權全部無償交給集團,確實很難操作。因為宜賓市國資公司還有投融資和擔保的功能,旗下股權可以融資、擔保重要項目。把股權無償劃走,估計銀行也不會同意,何況,五糧液股權是國資公司最優(yōu)質的資產。
但這位負責人透露:“我們還是想和五糧液發(fā)生些產權關系,但并不是全部。”
這位官員并表示,關于產權改革,宜賓市國資委現(xiàn)有些想法,但還要和五糧液進一步溝通。
“產權改革如果提上日程,我們企業(yè)一定會積極配合。”五糧液上述高管稱。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