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發(fā)布時間:2011年03月30日
??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來關注藝術品投資。大家都說藝術品投資熱,那到底有多熱呢? 我們參考一下《投資與理財》雜志公開的一份統(tǒng)計: 2009年全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額不過100億元,而2010年上半年總成交額已經突破了400億元,火爆程度真是無可爭辯。一方面是藝術品市場的有利可圖,另一方面是藝術品的真假鑒別困難,于是,假貨、贗品伺機而動,讓不少投資人遭遇了李鬼。
?? 史國良是一位在業(yè)內頗有名氣的當代人物畫家?,F在,這位畫家除了潛心做畫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假。他隔三差五就會到琉璃廠的字畫市場走一趟,看看市面上有多少假冒自己作品的贗品。
??? 字畫經意者:好幾萬呢,不懂,就瞎買瞎賣。
?? 記者:不對是吧?
?? 字畫經意者:不對,是假的
?? 史國良在四五家店里都發(fā)現了署著自己名字的畫作,但店主們都并不諱言自己出售的是仿品,
?? 記者:你這是他收的呀?
?? 字畫經意者:對。
?? 記者:現在這畫都漲價了,就是幾百塊錢。
?? 店主們都顯得很輕松,史國良對此也很無奈。近年來,隨著他的畫作受到了廣泛關注,市場上的仿制品也越來越多。這兩年,他因為經常來找假畫,早就在這里混了個臉熟,但對打假幾乎沒產生任何效果。
?? 史國良 當代畫家
??? 史國良:你跟他說也沒用,你跟他說,他就說史先生來了,對不起,對不起,好一點的他給你撤掉,你一走他又給你掛上了。知道我也沒招,工商局也不管,法律也沒有辦法拿住他們,就這樣了。你看,他們很輕松,一臉輕松,真的覺得是很悲哀的事兒。
??? 在路上,史國良正好碰到兩位收藏者,他們最近買入了署名史國良的畫作,專程趕過來想請史國良本人鑒定真?zhèn)巍?/p>
??? 史國良:這都是假的,他比我寫得好,我都寫不了這樣的字。
??? 另外一名收藏者購入的也是假畫。
??? 收藏者:他說這是您以前畫的,早期的
??? 史國良:看著這個挺舊的,一看還挺像的。他有時候就故意做舊,這確實是舊的,這都是老的,紙用的是老紙。就是我所有的圖章都被仿了,你看國良那個簽名,就像我當年那個簽名。
??? 史國良說,市場上的這些假畫幾乎處在一個監(jiān)管的真空地帶,每天他都會從不同的銷售渠道發(fā)現打著自己名號的贗品。
??? 史國良:如果現在這個畫廊里告訴人家是假的,那么人家受害人受的損失還小一點。如果不告訴他們,他們送到拍賣行去拍的時候,拍的價錢很大的時候,那就等于完全是一種欺騙,明目張膽的一種欺騙。
??? 為了防止假畫被拍賣,史國良每天都要到網上去瀏覽拍賣預報,看看沒有假冒自己的作品。
?? 史國良:你看,這就是假的,這都是假的,我給打一個電話吧。
??? 拍賣公司負責人:您好。
??? 史國良:忠信方正是吧?
??? 拍賣公司負責人:對。
??? 史國良:我是畫家史國良。
??? 拍賣公司負責人:您好
??? 史國良:你們這次要上拍的作品有我好幾張假畫,我希望你們能撤下來?
??? 拍賣公司負責人:好的,我們全都撤了,好吧?
??? 史國良:那就拜托你們。
??? 拍賣公司負責人:好好。
??? 雖然這家公司在電話里同意要撤畫,但史國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種口頭答應之后照樣對假畫進行拍賣的情況他已經遇到過很多次了。
??? 史國良:當時都是說得很好,都撤撤撤,沒問題,都不撤。
??? 很快,他又發(fā)現了另外一家拍賣公司掛出的拍賣作品有假。于是他又撥通了那家公司的電話。
??? 電話聲:您好,我現在不在,如果您要發(fā)傳真請開始發(fā),如果您要留言,請聽到嘟聲以后開始留言,謝謝。
??? 史國良說,根據他自己的統(tǒng)計,在網上掛出的拍賣預報作品中,署著他的名字的作品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是贗品。不管是留言還是發(fā)傳真,各種可能的溝通方式他都嘗試過,但他發(fā)現這并不能阻止一些拍賣行繼續(xù)知假拍假。
??? 史國良:發(fā)傳真沒用,你看這些傳真回執(zhí),證明他們都收到了。都是2007年左右,那個時候發(fā)的。
??? 記者:就是一年?
??? 史國良:對。這一部分,我這是找了一部分,
??? 記者:有給您回復的嗎?
??? 史國良:有回復,但是回復完還照樣拍。
??? 記者:怎么回復呢?
??? 史國良:回復我們撤撤撤,有的是我們真不能撤,我們這兒有專家鑒定是真的。后來就不想發(fā)了,太多了,你也發(fā)不過來,
??? 他甚至嘗試過直接上門找到拍賣公司,當面指出他們的拍品中有假畫,但是卻發(fā)現根本找不到那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