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與理財
發(fā)布時間:2011年04月01日
文/《投資與理財》記者 梅敏
能夠深刻感受到證券收藏的魅力,得益于親眼目睹那些從歷史深處搜集而來,可以無聲反映中國證券史的證券藏品。在上海歷道證券博物館里,收集的證券藏品數以千件,參觀一圈下來,驚嘆不已。在這里我聞到了歷史的味道,每一張泛黃的老股票、老債券里似乎都藏著一個故事。而這些能夠代表一定歷史階段證券發(fā)展縮影的“票據”,在今天早已價值不菲。
國內許多紙品收藏者早在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價值,而近些年來,有關股票認購證、上市公司股票及老股票、老債券正在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不問不得知,同事中就有老股票收藏的愛好者。
第五大收藏門類
證券收藏作為一種新型的收藏,一直處在收藏界的邊緣,主要在于證券收藏是一種極小眾的收藏門類。
厲以寧教授就是股票收藏的愛好者,他曾將其稱之為“繼古玩、字畫、郵票、錢幣之后的第五大收藏”。在收藏界內,以股票為主的各種證券收藏依然被藏家看好。
古玩字畫及郵票藏品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不少收藏者都是以欣賞藝術的心情收藏它,而實物股票卻很難與藝術聯(lián)系起來。但是,經仔細觀察后就會發(fā)現,那些實物股票都是圖文并茂,花邊圖案及文字相得益彰,如果將形態(tài)各異的證券藏品匯總在一起,就像是一本精美的畫冊,雖不算藝術品,卻也獨特精致。據說,在西方,證券藏品就已經被當做藝術品登堂入室,如油畫般掛在墻上。
記者從歷道證券博物館了解到,證券收藏的種類很多,有我國最早發(fā)行的各種實物股票,也有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各種債券。另外,基金憑證、無價證券等其他衍生品也都具有收藏的價值。雖然種類較多,但是不同類別的證券在收藏價值上會有很大的區(qū)別,實際上,做股票收藏的藏家在證券收藏門類中絕對要占大多數。
老股票中確實有一些相當具有收藏價值的品種。據悉,“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就是一種相當稀有的股票。該股票整套有三張, A股一張、B股兩張,還有熒光防偽。B股圖案設計非常精美,兩條瑞龍分別位于左右兩側并圍成雙龍戲珠狀,股票下方設計成古人8騎圖。由于此類設計在眾多上市公司股票設計中極為罕見,加之因公司多次搬家,目前存世量相當稀少,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小眾收藏獨具魅力
在1993年中國股市實行了無紙化股票交易后,存世的實物股票都成了稀有之物,于是凸顯了股票作為收藏品的價值。這樣一張小小股票為何值得收藏,增值空間到底有多大?
先看股票100多年來走過的歷史。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的股票是清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發(fā)行的,比我國最早發(fā)行的郵票還早6年。這只股票是由清代洋務派創(chuàng)立的輪船招商局發(fā)行,據悉目前市價已達十幾萬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及其領導的民主政府在革命根據地也發(fā)行過各種債券、股票和代價券等,這些證券在“文革”中大量流失,導致如今存世量也相當有限。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經發(fā)行國家經濟建設公債,部分投資公司還發(fā)行過股票。20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滬深股市開辟,當時發(fā)行的實物股票成了中國證券史的見證。正是由于所蘊含的特殊歷史意義,才使這些股票具有收藏價值,也才有了股票收藏的誕生與發(fā)展。于是才有人說,收藏股票就是收藏歷史、收藏藝術、收藏財富,它不僅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紀念價值,還有文物價值。
解釋為何值得收藏,也與增值空間有密切關系。一定程度上講,歷時越悠久的東西,越有收藏價值,增值的空間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早在2004年,新中國上市公司實物股票首屆專場拍賣會上,“老八股”就曾以12.5萬元成交,目前,已遠遠不是這個數字。另外,證券收藏作為新興的收藏項目,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其高超的防偽性能及無法擴容的現實,決定了它比其他收藏品表現出更穩(wěn)定的增值潛力。
在股市的一路跌跌撞撞中,有股民曾感嘆:炒股不如“藏股”。現如今,“藏股”的升值速度真的比股市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