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三级在线播放,天天干夜夜叉,日韩成人精品一区,午夜久久av,欧美3级在线,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欧美黑人╳╳ⅹ╳高潮猛交看

當前位置:首頁 >> 不需要的>> 理財頻道>> 理財故事 >> 正文內容

“原始股”新騙局害慘投資客

來源:理財周刊

發(fā)布時間:2011年04月11日

    文 本刊記者/邢 力

    現年62歲的上海人譚小賢(化名)就是一位曾經誤入“原始股”騙局的受害者,他對記者講述了2008年時被騙的經歷。

    一通電話誘人誤入陷阱

    2008年6月,譚小賢接到了一位自稱是麥凱西公司投資顧問的王小姐打來的電話,正當譚小賢納悶對方是怎么知道自己電話時,對方已經滔滔不絕地向他描繪了一幅一夜暴富的美好藍圖:麥凱西公司目前正在操作安達公司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項目,目前該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因為擴展廠房及增購生產設備正在辦理現金增資,為了配合該公司的海外上市項目,他們正在社會上招募300名個人投資者購買該公司的股票,一旦該公司成功上市,個人股東屆時將獲利豐[40.25 -0.62%]厚。“1.7美元/股買進,只要等上不到一年,每股就能凈掙2.3美元,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啊!”在電話里,王小姐這樣說道。

    當時正愁著手上資金應該如何投資的譚小賢經不住對方的反復宣傳攻勢,便答應來他們公司進一步了解投資事項。第二天,譚小賢按約來到位于上海陸家嘴[17.73 -2.31% 股吧]金融貿易區(qū)的某頂級寫字樓里,發(fā)現這家公司果然氣派非凡,所有工作人員都顯得熱情而禮貌。一位姓盧的客戶經理將他安排進一間小會議室與之進行了一對一交談。

    難擋誘惑買入“原始股”

    據譚小賢回憶,盧經理先是將當時正走勢低迷的國內A股市場數落得一無是處,再把近年境內企業(yè)海外上市的情況盤點一通,中間還脫口而出許多他聽不懂的金融專業(yè)術語。與此同時,還將一大堆裝幀考究印刷精美的資料給他看,更是把國內高科技企業(yè)赴海外上市的前景講得天花亂墜,吹噓安達公司年產值和利潤上億元,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其中心思想就是與其投資國內股票,不如投資國外股票,與其投資二級市場股票,不如搶在人人都能買之前先買入未上市的原始股。

    一開始譚小賢還有些猶豫,盧經理反復表示“這肯定不是騙人的,你放心加入吧,保證讓你發(fā)財!”還舉了其他幾個投資人在購買了麥凱西操作的海外上市原始股后發(fā)財的例子,并且表示如果能讓自己的親朋好友也來投資,還能抽取可觀的獎金。“我有個客戶自己才投資了2000美元,后來通過介紹新客戶光獎金已經拿到4500美元了,而且全部都是Cash(現金)。”

    就這樣,譚小賢決定將自己剛剛到期的存款折合12000美元打入對方給他的指定投資賬戶。為了讓譚小賢放心,對方還和他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書》和《回購承諾書》,承諾“如果3年內公司不能上市就回購股權,并支付相應的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然而譚小賢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年后等待他的并不是如期而至的高額回報,而是包括麥凱西董事長李明華(化名)等8人已被警方抓捕歸案的消息。

    東窗事發(fā)騙子鋃鐺入獄

    其實所謂的安達公司,成立于1997年,經營許可證上標明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醫(yī)藥的研發(fā)生產,共有18個股東,除兩家單位外,其余都是個人。鄭強(化名)為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長。然而公司成立后,始終處于“研發(fā)階段”,從來沒有進行過任何生產銷售。

    2006年年底,鄭強遇上了專為他人“買殼上市”的臺灣人李明華,李明華以自己開設的麥凱西公司的名義與安達公司簽訂協議,為安達公司提供“上市融資服務”,并很快以1.5美元/股、1.7美元/股、2美元/股的價格,銷售所謂的“安達美國股票”,并向投資人謊稱該股票系美國證交會頒發(fā),將在2009年6月1日前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后即可交易且股價不低于每股4美元。

    事后經法院統(tǒng)計,包括譚小賢在內,共有168人次購買上述股票,銷售所得741萬余元人民幣。

    2010年1月,法院認定李明華等8人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構成集資詐騙罪,一審判處李明華無期徒刑,其他被告人被判處2年至7年有期徒刑,鄭強則被判犯有非法經營罪,判處了3年緩刑。

    受騙者以老年人居多

    據悉,在銷售各種虛假原始股票時,李明華租用了上海諸多高級寫字樓,辦公室里還掛了一面外國國旗、一張和外國名人的合影或者一家交易所的牌子,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上更是寫著幾千萬元的注冊資本,從而將自己的詐騙本質牢牢包裹起來。加上他們對業(yè)務員進行了專門的“忽悠培訓”并給予高額返點誘惑,使得業(yè)務員拼命游說客戶購買原始股。方法也很簡單,先是隨機撥打電話推銷產品,隨后邀請上鉤的客戶前來公司面談,進而用種種假象和進一步的吹噓對其進行洗腦。

    譚小賢不無悔恨地表示:“我發(fā)現他們對我們這樣的老年人格外關心,我想也是因為我們平時不太上網,很少看報,對這類詐騙行為不太了解,而且說實話,我的確是貪心了點,所以才會上當。”

來源:理財周刊

責任編輯:邢 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熱門新聞

  • 還沒有任何內容!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本站聲明 | 聯系方式 | 征稿啟事 | 評論須知 | 站點地圖 | 會員登錄
主辦:贛金共贏(贛州)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szjl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贛金資訊 版權所有.
請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將瀏覽器設置為兼容模式瀏覽本網站
贛ICP備18016875號-1 贛公網安備36070202000326號 技術支持:紅浩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