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4年11月22日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前三季度,9家銀行系險企總計實現保險業(yè)務收入3473.29億元,同比增長約18.6%;實現凈利潤168.23億元。9家銀行系險企中,有5家險企在報告中表示部分數據采用了新會計準則進行核算。
????受訪專家表示,新會計準則的運用對保險公司的凈利潤會造成較大影響。在新形勢下,銀行系險企還要通過加深與母行的合作、使用現代科技等多種方式提高競爭力,推動業(yè)務實現更好發(fā)展。
????保險業(yè)務收入超3000億元
????“銀行系險企”指的是由銀行直接控股和間接控股的保險公司,相較于其他保險公司而言,銀行系險企與母行具備更緊密的合作關系,擁有一定的資源優(yōu)勢。
????從保險業(yè)務收入來看,今年前三季度,9家銀行系險企合計實現保險業(yè)務收入3473.29億元,同比增長約18.6%。其中,中郵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建信人壽分別實現保險業(yè)務收入1286.02億元、405.30億元、370.13億元,位列前三名。從增速來看,中荷人壽、中銀三星人壽和農銀人壽的保險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速較快,分別為46.0%、31.0%和28.1%。
????從凈利潤來看,今年前三季度,9家銀行系險企中,除光大永明人壽有虧損外,其他險企均實現盈利,9家險企總計實現凈利潤168.23億元。其中,中郵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建信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108.12億元、17.94億元、17.77億元,位列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9家銀行系險企中,建信人壽、農銀人壽、中郵人壽、交銀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均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今年在凈利潤、總資產、凈資產等數據的核算上采用了新會計準則(指2017年修訂印發(fā)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2020年修訂印發(fā)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等新準則)。
????根據監(jiān)管規(guī)定,我國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保險公司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yè)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保險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新會計準則;其他保險公司自2026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同時,允許保險公司提前執(zhí)行。
????新會計準則的切換使得保險公司利潤產生了較大波動。例如,采用新會計準則的交銀人壽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實現凈利潤11.11億元,但其披露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的三季度報告中采用了舊會計準則,在該準則下,凈利潤則顯示為虧損10.87億元。此前一家頭部險企在一季度報告采取了不同會計準則后,凈利潤相差超過了50億元。
????針對新會計準則對險企凈利潤的影響,中國精算師協會創(chuàng)始會員徐昱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會計準則對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金融投資資產等部分的計算均進行了調整,導致保險公司的凈利潤變化較大。在目前貼現利率下行的情況下,新會計準則的運用總體來說有利于保險公司的凈利潤表現。
????數據顯示,采用了新會計準則的5家銀行系險企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額均位于前列。
????探索新模式提高業(yè)務產能
????除會計準則的切換外,今年以來,銀保渠道推行“報行合一”(保險公司嚴格執(zhí)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銀?!?+3”(商業(yè)銀行每個網點在同一會計年度內只能與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開展保險代理業(yè)務合作)限制取消等政策,也對銀行系險企的經營造成了一定影響。
????懂保匯創(chuàng)始人兼CEO陸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銀行系險企坐擁銀行的‘金礦’,它們和母行合作的緊密程度是其他險企沒法比的?!?/p>
????陸敏進一步表示,銀行系險企需要跳出傳統(tǒng)銀保的業(yè)務模式,成為新模式的領頭人。為實現這一目標,銀行系險企需要利用現代科技,尤其是AI(人工智能)技術,使得銀行網點和客戶經理的傳統(tǒng)關系轉變成AI輔助銷售保險甚至是AI自主銷售保險。在新模式下,銀行系險企逐步變成可提供低成本保險產品的公司。隨著其成本的大幅下降,銀行系險企的產品將更有吸引力,業(yè)務也會實現更好發(fā)展。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