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發(fā)布時間:2011年04月25日
??? 文/本刊記者 尹娟
????人的認識天生就不完美,因為人本身就是現(xiàn)實的一部分,而局部是無法完全認識整體的。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實際上需要處理的信息卻是無限的。
??? ——索羅斯
??? 正如索羅斯所說的那樣,人的認知天生就不完美,我們并不真正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同時,索羅斯最著名的“反身性”理論也說明,人們對于世界錯誤的認知也同樣會對世界產(chǎn)生影響,兩者并非完全獨立的。
??? 盡管如此,在我們的投資過程中,不斷認識到“易錯性”,不斷對錯誤進行修正,其效果要強于固執(zhí)己見,抱殘守缺。
??? 在大多數(shù)散戶身上,似乎總是發(fā)生著這樣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賣出的永遠是正在賺錢的優(yōu)質(zhì)股,持有的卻總是在虧損的股票。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
??? 通常得到的答案是:賣出賺錢的股票,多賺少賺都是盈利;可是賣出虧損的股票,就等于確認了虧損??墒侨绻覀儞Q個角度來理解的話,其實質(zhì)就是:我們輕易割舍了正確的投資,卻把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放在錯誤的投資上,甚至將從賺錢股票中獲得的盈利補倉虧損股票。結(jié)果便是:我們持有的錯誤股票越來越多,在第一個錯誤中越走越深;同時,我們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賣出的股票很有可能繼續(xù)保持良好的走勢,但它們已經(jīng)與我們無關(guān)了。
??? 【案例】不愿認錯 守來大幅虧損
??? 楊先生也稱得上一名老投資者了。2000年左右,楊先生就開始涉水股票投資,當年的火熱行情也讓楊先生嘗到了股市投資的甜頭。
??? “剛開始投資時只敢小試身手,拿出了10萬元,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賺了6萬元?!睂τ诋敃r的楊先生來說,這無疑是個莫大的鼓舞。楊先生開始把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轉(zhuǎn)出,預備在這個市場上賺個缽滿斗盈。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2001年下半年A股市場迎來暴風驟雨,股市急轉(zhuǎn)直下,剛剛投入的資金迅速被套住。
??? 未曾經(jīng)歷過風雨的楊先生選擇了等待?!伴_始時候抱著僥幸,覺得說不定哪天市場就回暖了?!睏钕壬f,“有人也讓我趕緊止損,可是我擔心一旦賣出股票就等于確認了虧損?!痹谝晃兜牡却校瑮钕壬鷱妮p度虧損逐漸陷入了大幅虧損,“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查查股票賬戶,沒想到股價跌得越來越離譜,后來就索性不看了?!睋?jù)楊先生回憶,在股價最低的時候,自己的虧損高達60%。
??? 直到2006年,A股市場重新迎來了熱浪,楊先生才重新關(guān)注起自己的股票來。讓他覺得慶幸的是,經(jīng)過近5年的苦守,終于守來了“云開日出”。2006年12月,楊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股票已經(jīng)漲到了投資成本。他的第一反應便是:趕緊解套!急急忙忙賣出了自己被套多年的股票后,楊先生忽然發(fā)現(xiàn),此時的空倉才是最大的錯誤。2007年上半年,A股市場繼續(xù)狂飆?!叭绻麤]有忙著解套,至少可以多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