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4月27日
內地千萬元以上級別富豪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達15萬億元
招商銀行和貝恩管理顧問公司20日聯合發(fā)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guī)模快速增長。2010年,中國的高凈值人群(個人可投資資產在千萬元以上)達到了約50萬人的規(guī)模,比2009年增長22%;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個人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達到15萬億元。不過,調查也發(fā)現,財富擁有者仍以“富一代”為主,“富二代”還未成為主流。
|
15省市擁有過萬千萬級富豪
《報告》顯示,2010年末,高凈值人士數量超過1萬人的省市共有15個,比2008年新增4個,即:天津、湖南、湖北和安徽。高凈值人士的絕對數量和增量最大的省市為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蘇等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qū)。在高凈值人士數量超過1萬人的15個省市中,高凈值人士數量年增長率最快的五個省市為天津、遼寧、湖南、四川和湖北。
區(qū)域高凈值人士增量和增速呈現分化,天津、遼寧、湖南、四川和湖北的高凈值人士增長速度在15個高凈值人士數量過萬的省市中位居前五,體現了諸如在濱海新區(qū)加大資金投放和建設等環(huán)渤海經濟圈相關政策的成效。
而內地富豪增長的勢頭十分迅猛。《報告》預計,2011年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guī)模將達到約72萬億元,同比增長16%;中國高凈值人群將達到59萬人左右,同比增長16%;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個人可投資資產規(guī)模將達到約18萬億元,同比增長18%。
“富二代”仍非主流
有趣的是,盡管近些年“富二代”成為頻頻見諸各大媒體報端的熱門字眼,但招行與貝恩的聯合調查發(fā)現,財富擁有者依然以創(chuàng)富第一代為主。真正掌握投資決策權的第二代財富繼承人人數有限,不足高凈值人士的1%,并且所掌握的平均資產規(guī)模相對較小。但值得關注的是,第二代財富繼承人在企業(yè)傳承和社會責任上逐步發(fā)出了強大的聲音,成為倡導環(huán)保、慈善、節(jié)能等社會公益的一支新興力量。
此外,企業(yè)主在高凈值人士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通常來說,中國高凈值人士由企業(yè)主、職業(yè)經理人、企業(yè)高管、專業(yè)人士、專業(yè)投資人和其他類人群(如全職太太、明星等)組成。其中,企業(yè)主占據主流,但相比2009年占比有所下降?!秷蟾妗贩治鲋赋?,一方面,部分企業(yè)主資產配置呈現多元化趨勢,希望通過近年來高速膨脹的資本市場更快地積累財富;另一方面,投資企業(yè)周期較長,企業(yè)經營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為企業(yè)主長期經營實業(yè)增加了挑戰(zhàn)和不確定性。
一半富豪撤回房地產資金
投資方面的調研發(fā)現,高凈值人士對直接購買國內住宅的熱情下降,其財富目標、資產配置和服務需求均呈現多元化趨勢,對私人銀行的認知提高。
2011年初,投資性房地產在高凈值人士資產配置的比重下降4個百分點至14%。9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將不再增加房地產市場投資,一半的高凈值人士表示逐步撤回房地產市場上的資金。另外,對于選擇繼續(xù)投資房地產的高凈值人士,漸漸從直接投資住宅轉為更多地購買商鋪,或通過房地產信托、基金等方式進行間接投資。
高凈值人士的財富目標、資產配置以及增值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除了繼續(xù)注重財富積累和高品質生活之外,財富安全、財富傳承和子女教育等都成為了這一人群的主要關注目標。
資產配置方面,該人群對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類別投資產品的需求有所增加,包括私募股權、信托、陽光私募等新興的投資熱點。
富人黃金投資飆升80%
就這部分人群的投資方向而言,2009年初,以現金與存款、股票、房地產和基金為代表的傳統(tǒng)投資類別占比高達80%左右,至2011年,四類資產占比下降至70%左右。
2010年年末,內地富豪黃金凈投資額較2009年增長80%左右。2010年私募股權投資類產品的年末余額較2009年增速達到30%。
中資私人銀行漸成富豪首選
目前已利用財富管理機構進行理財的大多數高凈值人群都正在使用中資私人銀行,且過半客戶將其列為主要使用的財富管理機構。在未來的財富管理機構選擇上,中資銀行吸引的高凈值客戶資金占比呈現增加的趨勢。
《報告》提醒說,高凈值人士未來傾向于選擇“一家機構為主、保留多家參考”的財富管理模式。中資私人銀行應當在品牌、專業(yè)性、產品和服務等方面持續(x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