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贛州晚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5月03日
編者按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廢物與寶貝之間,缺的也許不是美和價值,而是一雙發(fā)現(xiàn)其美與價值的慧眼。一塊奇石,一件根雕,一枚古幣,一幅古字畫,一張舊郵票,一張舊照片,一件老式家什……在普通人眼中,它們也許是一文不值的“廢物”,而在有些人眼中卻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在贛南大地上,也活躍著這么一群從“廢物”中發(fā)現(xiàn)寶貝、化腐朽為神奇的“尋寶高人”。 如果你也是一位“尋寶高人”,收藏著寶貝;如果您有上述類似的“廢物”,目前尚不知其價值,請與我們聯(lián)系,把您的故事告訴大家,把寶貝的價值展示給大家。 從“廢物”中發(fā)現(xiàn)寶貝 ——訪信豐縣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曾洪生 ○記者劉念海 見習記者朱國操 ![]() 把玩奇石,樂在其中。 一塊不起眼,甚至是丑陋無比的石頭,在他們看來卻蘊藏著別樣的趣味和巨大的經(jīng)濟價值。4月27日,記者來到信豐縣觀賞石收藏愛好者、信豐縣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曾洪生的家中,了解了普通石頭變成寶的奇特故事。 當天上午,剛進曾洪生家的大門,記者便立刻被院子中堆放的一大堆黃色石頭所吸引。曾洪生告訴記者,這些石頭可不一般,它們是色澤獨特的當?shù)叵炇?,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性和收藏價值。曾洪生介紹,這些石頭都是從當?shù)鼐硟?nèi)的桃江河中撿來的。 據(jù)了解,信豐縣位于贛江上游、貢水支流桃江的中游,河中的蠟石、彩陶石在水流和泥沙的沖刷下,石頭表面變得溫潤、光滑。長年累月,有些石頭玉化程度比較高,形成了天然的造型和圖案,這些圖案栩栩如生。從現(xiàn)場用強光燈對石頭的照射中可以看見,石頭的透光性很好,而且色彩很溫潤。曾洪生說,石頭透光度越好,證明其玉化程度越高,相對來說收藏價值也更大。 ■收藏奇石2000余件 在曾洪生家的二樓,他向記者展示了多年收藏的得意作品。“這個是‘俊猴望月’,這個是‘神鷹’,這個是‘壽星’……”曾洪生一邊把玩著一個個造型獨特的石頭,一邊向記者介紹著它們的名稱,在他的介紹和擦拭之下,原本看來平淡無奇的石頭,都變得活靈活現(xiàn),令人嘖嘖稱奇。 曾洪生認為,隨著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而收藏奇石是提升文化修養(yǎng),陶冶情操的很好途徑。他還特意為奇石收藏寫了一首詩,詩中有一句話:“賞石啟心智,學藝悟人生”。他告訴記者,之前長期從事宣傳工作,讓他對奇石收藏有一種特殊的喜愛,自己也很享受收藏奇石的過程。 但撿石頭的過程,卻讓曾洪生吃了不少苦頭。據(jù)了解,為了收藏這些石頭,他每次都要走很遠的路,一路跋山涉水,并在此過程中先后損失了3輛摩托車和1部手機。他告訴記者,有一次在河里尋找石頭,因為太投入,結果上游水庫放水自己也沒有察覺,等發(fā)現(xiàn)河水漲到齊腰深時,才匆忙上岸,而腰間的手機卻被河水沖走了。除了自己到河里尋找以外,他還會從當?shù)氐囊恍┎缮肮と四抢镔徺I。他近期就花50元錢買來了一塊奇石,因為石頭中間自然形成了一個非常規(guī)則的圓洞,所以他將它命名為“仙人洞”。就是這樣一塊一塊地積攢,通過6年多的堅持,曾洪生已經(jīng)收藏了蠟石、彩陶石等石種共2000多件奇石。 ■將舉辦個人奇石展覽 對于奇石收藏的前景,曾洪生非常樂觀。他告訴記者,周邊縣市的奇石收藏愛好者得知信豐縣有如此奇特的石頭后,多次找上門來出高價購買,但都被他婉拒了。據(jù)悉,當初有一位朋友出價1萬元買他的“神鷹”,他卻沒有同意。曾洪生介紹,“神鷹”是他非常喜愛的一件作品,而且今后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近期,曾洪生打算購買一個博古架,把奇石擺上去,并給每一塊奇石起個名字,做好標牌,舉辦一次個人奇石展覽,把本地的特色“石文化”發(fā)揚光大。他同時告訴記者,其實,收藏奇石既要追求經(jīng)濟利益,同時也要懂得享受其中的樂趣,賞石怡情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