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贛州晚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5月06日
50年浸潤出的神奇
——鄒征貴慧眼識寶開辟新天地
○記者劉念海 見習記者朱國操 文/圖
連做柴火棍的價值都沒有的一個爛樹根,經根雕藝人的巧手雕琢后變廢為寶,賣到上萬元價格。4月27日,記者來到了信豐縣根藝協(xié)會會長鄒征貴的家中,見證了朽木華美變身的神奇。
在鄒征貴家中,大家正研究如何把滿屋子的樹根變成寶貝。
每人眼中都有一幅不同的畫
在鄒征貴的家中,記者一行參觀了一次“原生態(tài)”的根雕藝術展覽。成千上萬件經過河水浸泡而腐爛的樹根,或奇形怪狀,或飄逸舒展,或精美別致,或高雅大氣。鄒征貴指著一個猶經煙熏火烤,高度在2米左右的樹根介紹說,它的造型完全是自然生成的,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有人情不自禁地上前撫摸了一番,發(fā)現(xiàn)看似即將斷裂的枝杈竟牢固地與主干連接著,而且非常重,并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鄒征貴告訴記者,這些樹根是從當?shù)匾粋€水庫中挖上來的,大多是樟樹樹根和當?shù)厝私凶?ldquo;黃荊木”的樹根。據(jù)了解,這些樹根經過長期的水沖沙磨,不僅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異常堅硬,而且有些還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是制作根雕工藝的上佳材料。在鄒征貴的帶領下,大家的視線不停地轉動著,而同一樹根給人的感覺也是千差萬別。在鄒征貴家的三樓,一件造型優(yōu)雅的樹根讓在場的人不由自主地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感覺,有的說叫“翡翠”,有的說叫“歲月留痕”,還有人說應該叫“歲月我自知”。整個參觀的過程,大家無不被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所折服。
從聊天話題中發(fā)現(xiàn)商機
據(jù)了解,當?shù)厣鲜兰o50年代修建水庫的時候,很多樹木被淹水底,近年因修建自來水工程,要鋪設管道,水庫里的水被放干了,大批樹根得以重見天日。2009年,原本在柬埔寨辦工廠的鄒征貴回到了信豐,在與一名朋友無意中的聊天中,他獲知了這一信息。在別人看來只不過是一個聊天的話題,但在鄒征貴看來卻是一個難得的商機。鄒征貴告訴記者,他在柬埔寨辦工廠的時候,也會做一些木材生意,自己對根雕藝術一直非常感興趣,所以當他得知消息后,覺得可以好好地利用一下。他告訴記者,這些樹根已經不能當柴燒了,當?shù)氐拇迕穸疾辉敢馊?。就是這樣一些看似毫無價值的爛樹根,鄒征貴卻一車一車地往家里運。據(jù)了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鄒征貴開著他的皮卡車跑了上萬公里的路程,前后一共拉了五六十車,而且每次挖樹根都要請上五六個人來幫忙,花費了一定的資金。如今,他的家里到處都堆著爛樹根。這個別人不太理解的舉動,卻給鄒征貴帶來了收益。
根藝市場前景看好
據(jù)了解,這些爛樹根經過雕琢、上蠟,體積大的可以做成茶幾,小一點的可以做成裝飾品,市場價從上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個滿身是洞,30厘米左右長的爛樹根,經過加工就變成了天然的筆筒。鄒征貴告訴記者,制作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樹根原有的造型,保持自然美,才能讓產品賣到高價。目前,茶幾銷售情況非常好,有些還沒完工就被客戶訂下。
目前,鄒征貴已賣出了上千件的根雕工藝品。以前在廣州上大學的大兒子鄒宏偉還利用朋友關系,把產品銷到外省。鄒征貴給店鋪取了一個很好聽,也很貼切的名字叫“源石木語”。目前,鄒征貴正在為店面裝修設計三維效果圖,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鄒征貴告訴記者,等店鋪裝修完工后,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品牌,逐步擴大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