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發(fā)布時間:2011年05月09日
??? 文 本刊記者/邢 力
??? 房價為什么會發(fā)了瘋似的不停上漲?有人認為是央行貨幣濫發(fā)的必然結果,有人認為是由于地方政府過于依賴土地財政造成的,各種說法,莫衷一是。然而,在全國人民歡度“五一”之時,許多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房價上漲還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就是自己收入的不斷增長直接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 收入增加是首因?
??? 這一解釋由西南財經大學的曾康霖、呂暉蓉兩位教授提出。他們近日在一家中央級報紙上發(fā)表了聯(lián)合署名的文章《居民收入增加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文章的主要觀點有三:1.居民收入增加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2.寬松的信貸政策是房價上漲的重要支撐;3.“土地財政”是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 事實上,對于寬松的信貸政策和“土地財政”問題對房價上漲的推動作用,各路專家學者和業(yè)內人士此前早已有過連篇累牘的闡述,如今讀來并不新鮮。然而這兩個關鍵原因到了這兩位專家的筆下,則只能排名老二和老三,而比這兩大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乃是居民收入的增長。換成更通俗的話說,許多老百姓抱怨買不起房,是因為老百姓自己的收入增長太快了,房價不得不跟著漲。這一觀點著實把不少人給雷倒了。
??? 網友頻頻拍磚
??? 文章一經刊發(fā),立刻在網上招來板磚無數(shù),幾乎沒有人贊同如此“出位”的觀點。有網友評論稱:“教授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既想漲工資,又不想漲房價,沒門!所以漲價有理,別再指望房價下跌了。”還有的調侃說:“嚴重同意,不是說‘十二五’期間工資還要翻一番嘛,那房價會跌才見鬼了呢!”還有的說:“又是一個找借口和拍馬屁的理論!完全是本末倒置。請專家們先弄清楚,到底是物價、房價先漲,還是收入先漲?到底誰漲得更快?到底是誰推動了誰?如果說房價高是居民收入增加造成的,那城市菜價過高是不是也是由于居民收入增加造成的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老百姓為什么還要抱怨物價高呢?”
???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唐鈞更是氣憤地表示:“恐怕中國的‘居民’沒一個人事先會想到,居然還會有這樣怪誕的‘經濟學邏輯’——我自己抓住自己的頭發(fā),就可以把自己從海嘯中拽上來了。”
??? 難獲數(shù)據支持
??? 在言論自由的時代,專家發(fā)表自己的學術觀點,本身并沒有問題,哪怕觀點雷人,只要能自圓其說也無不可。只不過在發(fā)表學術觀點時,應該嚴謹縝密,有扎實的市場調研和權威數(shù)據支撐。既然以“居民收入增加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這一結論為標題,那起碼應該把過去幾年間居民收入增長和房價上漲的數(shù)據都拿來,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比較,這樣得出的結論才能有說服力。然而縱觀《居民收入增加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全文,全是作者的主觀推導和結論,卻連一個數(shù)據資料都沒有。
??? 專家沒有做的工作,我們不妨來“補全”一下。據國家統(tǒng)計局披露,2010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09元,比2005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年均實際增長9.7%。單從增速上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確在快速增長,但這一增幅依然遠遠小于過去5年的房價漲幅。在過去5年間,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房價漲幅都遠遠超過了一倍以上,有些城市更是達到了4~5倍。
??? 更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我國出口受到極大影響,一時之間,工廠倒閉不計其數(shù),職工減薪頻頻上演,在這一居民收入不增反降的非常時期,房價卻在2009年依然爆發(fā)出史上最強勁的一波上漲潮。這又該如何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