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發(fā)布時間:2011年05月09日
銀行不貸、減貸,自然是缺錢。多頭感到缺錢時,自然就會人縮、你縮、我縮,這樣多頭力量便不足了。這是央行抽緊銀根的必然后果。要大市止跌,先要央行有抽完銀根的跡象才可。
近日港股與A股齊齊大跌,兇手為何?是通脹,還是其他?
有分析說,有4個原因造成A股如此跌市:一是本身技術反彈的力量薄弱;二是4月宏觀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將公布,市場對政策緊縮的預期加重;三是中國“巴塞爾Ⅲ”面世,明年監(jiān)管標準全面提高,對銀行業(yè)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資本要求;四是黃金、油價大跌,銀價創(chuàng)下30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對股市相關板塊形成重壓。
這4個原因,哪個為主?筆者認為是第一個,多頭力量不足。
為什么今時多頭不足?是沒有錢?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應是沒有心。由于沒有心,故手死按著荷包,不肯去下買單。假如大市連著大升3天,人心又會向好,就會急急掏錢出來去下買單。這個有心有錢、沒心沒錢的情況,在股市中屢見不鮮。
上述二、三、四個兇手又是否真兇手?筆者認為是幫兇,不是主兇。
央行貨幣政策調控力度不減,導致投資者對短期流動性管理預期加強。央行在近日發(fā)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稱,存款準備金率無絕對上限。其實這已經(jīng)是舊聞。筆者去年中期便預計,如果熱錢不再大幅流入,央行加存款準備金率至22%~23%后便會結束,時約今年6月。屆時內地通脹應可自高位回落,房價又見受壓,則央行可以暫停推出調控措施,A股(包括受影響的港股)在6月至8月間可見底。不過,如果境外熱錢不斷流入,就麻煩了,央行可能將存款準備金率加到23%以上。這實在就是境外炒家綁架了境內經(jīng)濟。
中國要實施“巴塞爾III”是必然的,因為“巴塞爾III”是對全球銀行的規(guī)管。不過,中國就算是要實施也要在明年起才開始,而且是可以到2018年才完成。于2011年5月炒2012年以至2018年的事情,有些可笑吧?
黃金、油價大跌,會對A股構成壓力。這兩天金價大跌,有人說是索羅斯在賣。這意味著什么?索羅斯認為金價已升到位,或是認為支持金價再升的因素消失。這兩者有著很大分別。升到位便先套利,候低再買,這是炒賣;因支持金價再升因素消失而賣,是金盤洗手,將會有一段時間不沾手金市。這兩天大宗商品價格也普跌,有人說是因為中美兩大消費國需求下降。中國需求下降是因為主動壓通脹,美國需求下降是因為經(jīng)濟漲不起來。如果索羅斯不看好后市,那么投資者要考慮環(huán)球經(jīng)濟增長會否下滑。
再說說多頭不足。多頭不足跟錢有關。為什么缺錢?
內地上市銀行年報顯示,有7家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存貸比在71%至75%之間,逼近監(jiān)管紅線。在存貸比的硬指標及放貸的沖動面前,吸儲對銀行顯得尤為重要。過去,監(jiān)管層對銀行采用的是月均存貸比、年均存貸比的考核方式。為了使存貸比達到監(jiān)管要求,一些銀行采用高息攬儲、高價交易手段吸引客戶存款。去年9月17日,銀監(jiān)會首次披露了對6家銀行的8家分支機構“高息攬儲”的處罰決定。
另外,在去年第四次金融經(jīng)濟形勢通報會上,銀監(jiān)會就提出,要摒棄以月末、季末時點數(shù)據(jù)進行業(yè)績考核的不科學做法,建立月度日均存款的統(tǒng)計制度,并按照月度日均存貸款監(jiān)測流動性水平。這個日均存貸考核制度,傳于今年6月會實施,一旦成事,這個較“巴塞爾III”還要來得急速兼直接。
銀行不貸、減貸,自然是缺錢。多頭感到缺錢時,自然就會人縮、你縮、我縮,這樣多頭力量便不足了。這是央行抽緊銀根的必然后果。要大市止跌,先要央行有抽完銀根的跡象才可。會否在6月?還是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