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6月11日
2011年的巴菲特午餐競得者尚未露面,2012年的巴菲特午餐拍賣又打開了大幕。美國太平洋(601099)時間6日晚上7點半,ebay網(wǎng)上掛出了股神巴菲特第11次慈善午餐拍賣競標。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距離巴菲特午餐的競拍截止時間尚有37小時,共有2位競拍者7次報價,刷出的最高競拍價達234.57萬美元,直逼2011年午餐的競拍價262.63萬元。坊間盛傳,此次提供最高報價的競標者來自中國。
截止記者昨晚發(fā)稿,尚未有進一步更新。
中方資金屢創(chuàng)最高價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競拍始于2000年,股神每年通過義賣午餐會為格萊德基金會募款,用于為窮困者和無家可歸者提供食物和醫(yī)療幫助。
2000—2002年的巴菲特午餐是通過實體拍賣會進行,彼時得標金額尚局限在五位數(shù),在行情最低迷的2001年,募資僅達18000美元。2003年,網(wǎng)絡競標形式取代了實體拍賣,競標價才沖上了六位數(shù)。2006年,步步高(002251)電子創(chuàng)始人段永平以62.01萬元的價格刷新了彼時午餐價格的記錄;而2008年,伴隨中國私募基金之父趙丹陽為慈善午餐出價211萬美元,午餐價格被推上了七位數(shù)的關口。
耐人尋味的是,繼段永平出價后的2007年,帕伯萊投資基金執(zhí)行合伙人莫尼斯·帕伯萊給出的最終報價也僅為62.01萬美元;而在趙丹陽刷出了211萬美元的天價后,2009年加拿大Salida財富管理公司出價降至168.03萬美元。
繼2009年拍賣價格大幅縮水后,巴菲特在2010年拍賣開始前非常謹慎的表示,希望當年仍能拍出七位數(shù)的高價。而拍賣結(jié)果并沒有讓巴菲特失望,在報價在最后一天價格幾乎翻了兩倍,最終一位匿名人士以263萬美元的價格贏得了這次午餐機會。坊間消息稱,此為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與段永平、趙丹陽一樣來自中國。
午餐后的中國富豪們
盡管在段永平、趙丹陽拍下天價午餐后,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所購商品價格縮水的尷尬處境,可提及當年的午餐,二位富豪都贊不絕口。
在段永平看來,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價值不能用錢來衡量。段永平表示,如果按每年200天工作日,一天8小時計算,巴菲特的每個小時大概值300萬美金。而他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初衷,是希望當面道謝。因為當年他是在拜讀了巴菲特的觀點后,才決心做投資的。
而兩位富豪在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之后,其再度啟程的道路頗顯迥異。
不知是否是受到了巴菲特慈善精神的感召,此前僅專注于投資的段永平在午餐后頻頻現(xiàn)身各類慈善活動。
而與巴菲特的午餐卻是趙丹陽最后一次高調(diào)亮相在公眾面前。2008年1月,中國私募基金之父趙丹陽對外表示“今天,就我們的投資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們投資標準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隨后,將其麾下下5只信托基金將全部清盤。
誰在造神?
近年來,巴菲特在中國的人氣如同其午餐拍賣價般直線攀升。而面對著中國這個高速增長的經(jīng)濟體,股神頗喜歡玩點兒環(huán)保、慈善等精神層面的藝術(shù)。
2008年,巴菲特以看好比亞迪的綠色環(huán)境夢想為名,高調(diào)入股這家另類的汽車公司。此后,巴菲特的青睞幾乎成了比亞迪危急中的護身符;而巴菲特的此項股權(quán)投資,也由于其自身的廣告效應賺了個盆滿缽滿。2010年,巴菲特向50位中國富豪發(fā)出邀請,邀其共同參加其在北京舉辦的慈善晚宴。
巨額的財富故事,高調(diào)打出的道德牌,曾讓巴菲特頭頂?shù)墓猸h(huán)愈加閃耀,可伴隨著巴菲特在中國的頻頻亮相,爭議亦風起云涌。郭臺銘曾如此描述比亞迪與巴菲特的關系,稱這只是“一個吹牛的加上一個炒股的”所造就的神話;而巴菲特發(fā)起的慈善晚宴,由于多位中國富豪反應冷淡,股神不得不在晚宴開始前反復對外強調(diào)不會勸捐。
股神,究竟是神的一種,還是在某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被“人造神”化,也許每個旁觀者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眼下,究竟誰能夠獲得巴菲特“耳提面命”的機會,也還是個變數(shù)。但在世人普遍認為中國“人傻錢多”的背景下,希望巴菲特不要也持有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