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發(fā)布時間:2011年07月08日
人壽保險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規(guī)避風險的工具。那么,面對眾多保險產(chǎn)品,怎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呢?要知道,一旦選擇錯了,不僅沒什么保障,反而成了生活負擔。
壽險三大類型
保險產(chǎn)品只有適合自己的需求才是最好的。普通家庭的人壽保險大致可分為保障型、理財型、投資型三大類。保障型是人壽保險基本功能,最大特點是以較少的保費投入,換得較大的保障。像我們通常所說的意外傷害保險、醫(y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等都屬于這種類型;而理財型保險則是解決人們未來可預知的風險保障問題。比如養(yǎng)老、子女教育等是人們可預知的,一個人這輩子也許不生病,但一定會老,一個孩子也許不會有意外傷害發(fā)生,但一定會上學受教育、結婚創(chuàng)業(yè)。那么,這筆養(yǎng)老金、教育金就是可預知的風險;至于投資型保險,主要具有繳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保單價值領取方便等特點,但這些是建立在高額繳費的基礎上。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如果保障型和理財型保險是家庭的基本需求,那么投資型保險則可理解成富貴型保險,千萬不能將家庭保費的支出集中在投資險上,卻沒有足額的基本人身風險保障。
大人也要買保險
通過以上分析,普通家庭在選擇人壽保險時,應先選擇保障型的,其次是理財型的,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選擇投資型的,千萬不能顛倒順序,否則,有可能出現(xiàn)“買了別墅,物業(yè)費交不起”的情況,即買了投資理財保險,卻沒有更多的資金去選擇應該擁有的保障型保險。
至于家庭成員購買保險的先后順序。一般來說,購買保險是按照風險的主次順序來選擇的。在一個家庭里,家庭頂梁柱是風險的主要承擔者,一旦這個頂梁柱有問題了,那么全家都將面臨風險。所以,家庭里最先擁有保險的人是家庭頂梁柱,即主要收入來源者,而并非小孩。而現(xiàn)實中卻是許多家庭往往給孩子辦了很多保險,大人卻一點保險沒有,這是極其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