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銀率
發(fā)布時間:2011年07月13日
??? 在選購保險之前,消費者要對自身、家庭的現(xiàn)在未來要進行合理規(guī)劃。但這點對于幾乎未接觸過保險的普通人來說,存在一定難度。今天我們從基礎保障和保障期限兩個方面說說保險的合理規(guī)劃。
先說一下基礎保障,包括了意外傷害、醫(yī)療健康等發(fā)生概率比較高的風險。因為這些不確定的風險,會導致家庭較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規(guī)避這類風險,也是遵循理財金字塔中的“護錢”原則。
規(guī)劃基礎保障,借鑒一個“雙十”原則:即用年收入的1/10,補償年收入的10倍。這一點比較籠統(tǒng),可以理解為用最少的支出,規(guī)避最嚴重的風險。
舉例說明:劉先生30歲,從事銷售,年收入15萬元,初為人父。
從以上簡單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先生的家庭初具成型,是家中主要經(jīng)濟來源,責任較重。銷售工作的特點是外勤、常出差、應酬多、壓力大,因此他的意外風險與健康隱患的指數(shù)偏高。
基礎保障缺口:
意外(身故、殘疾、燒傷)保額至少為年收入10倍,即150萬元;
壽險(非意外身故)保額建議為年收入3倍-5倍,即50萬元以上;
重大疾病保額,至少滿足今后10年治療大病所需花費,15萬-30萬
同時還必須包括意外傷害醫(yī)療報銷、住院補貼等保障項目;
普通疾病導致的住院醫(yī)療,可按有無醫(yī)保、公司福利、健康狀況等情況而定。
??? 保費預算:
完成上述基礎保障,采用純消費型,年收入5%左右可實現(xiàn),
用消費型+返還型組合的方式,一般可控制在年收入10%左右。
相信很多人會說,看上去也沒什么復雜的,只不過是意外險+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區(qū)別在于保費便宜還是貴。
接下去開始規(guī)劃的第二步:保障期限
對于劉先生來說,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直到孩子成年、成家,具備獨立生活與工作的能力。這一點比較好理解,不多闡述。
其次,是從中年到退休后幾年內(nèi)。此時各方面都非常穩(wěn)定,經(jīng)濟充裕,正是應該享受人生的時刻。防范的重點是年輕時打拼而留下的健康隱患,造成財富的流失。
最后,是真正步入老年階段,機能衰退、行動遲緩。。。這時候人身保障的作用已不再那么重要,老年人想得到的是價值體現(xiàn)、人格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