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專訪石安楠副行長的機會,理財周報還請花旗中國財富管理團隊就個人及家庭如何做資產配置、如何規(guī)避風險開了"藥方"。
理財周報:國內的投資者對于風險的認識好像還是不太夠,總覺得到銀行做投資肯定是只賺不賠的。你們怎么看?
花旗銀行:有些投資者會說,我希望我的投資沒有任何風險。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投資都伴隨風險。投資者在關注投資產品預期收益時,應該明確認識該產品包含的風險;作出投資決定時,要充分認識并愿意承擔其中的風險。
風險有兩個層次:一是市場風險,是影響整個市場中所有標的風險;可通過合理配置投資組合投資于不同的資產類別、不同地域、不同標的證券來規(guī)避。用俗話說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二是非市場風險,如個別公司的股利政策、高管變動、盈利發(fā)布等。這類風險無法規(guī)避。盡管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但是無法全部消除,因此,投資者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承擔一定風險前提下,取得最高收益。
理財周報:在認識理財產品風險的過程中,具體應該怎么做?
花旗銀行:投資者在購買任何一款產品前,都應該認識其風險或收益情況,至少應該問清楚以下問題:
期限是多長?投資者是否可以提前終止及如何提前終止?是否保本?由誰保本?什么情況下會導致本金流失?收益如何計算?是否有公開的資料可以核對?市場、匯率變動如何影響產品的本金與收益?
理財周報:都知道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但當前形勢下個人及家庭投資者到底如何做資產配置呢?
花旗銀行:首先是認識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每個家庭、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投資者對自己擬投資的資金應該有一個期限的規(guī)劃和風險、收益的規(guī)劃。
有些投資者希望儲備一些資金用于5年后孩子上大學或出國留學,這部分資金就應該做4-5年的投資規(guī)劃,但投資風險不能太高,最好保本。有些投資者希望使用自己閑置的資金博取高額回報,即使損失了也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這部分資金就可以投資于高風險的產品。
其次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一般達不到進行有效資產分配必須的資金門檻,因此個人理財產品如共同基金,結構性產品和債券就成為了個人投資者有效的工具。
共同基金將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由專業(yè)管理人員投資于股票、債券或其他資產;結構性產品通過固定收益產品(如零息債券等)與衍生產品組成, 提供本金保護功能和掛鉤資產上漲/波動等的獲利潛能,可掛鉤不同的資產類別、不同的幣種、做到了分散投資。
債券則是國際市場上一個相當成熟的產品, 其本身為發(fā)行公司的一種債務。發(fā)行公司承諾在約定的期間內定期付給債券持有人一筆固定金額的利息,在到期日,發(fā)行公司承諾歸還債券票面金額。
理財周報:去年底市場就開始熱炒今年1季度的投資機會,不少讀者打電話來問何時入市最好。你們怎么看?
花旗銀行: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一點:永遠不要估計市場。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投資者,都需知道投資不等于投機,不要以自己估計的市場低點和高點來決定入市的時機,也不要依賴短期的股市波動,而要采取長期的投資觀念,讓財富增值。
總而言之,建議投資者不要受短期市場波動所嚇怕,反而要保持冷靜,進而檢視自己的投資目標與年限,依照自身的風險承受力來制訂不定時的投資計劃,而非苦待所謂入市最佳時機。如果投資者對市場及個股沒有充分的了解,也可以仰賴專業(yè)、富經(jīng)驗,且可信賴的資產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