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1年10月12日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浙江溫州眼鏡業(yè),胡福林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因為其掌舵的信泰集團是溫州最大的眼鏡生產商之一,2010年信泰集團銷售收入為2.7億元。
然而就在今年9月份,有媒體曝出胡福林因高利貸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出逃美國,信泰集團一時間被推到風口浪尖,也就是這個月份,相繼有9家溫州企業(yè)老總因資金問題跑到國外,“跑路門”引發(fā)連環(huán)危機——企業(yè)倒閉、員工失業(yè)、債主討債、百姓對溫州企業(yè)失去信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日下午14時40分,出走美國的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又回到了溫州,打破了之前的種種傳聞。那么此前胡福林為何出走美國?回國之后,胡福林能否拯救其家族企業(yè)?
9月21日,胡福林因資金鏈斷裂走投無路而出走美國。這是今年溫州密集出現(xiàn)老板“跑路風”、企業(yè)“倒閉潮”中頗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胡福林:我當時去美國,是臨時決定去的。買好的機票是9月20號,回程是10月5號。當時由于是公司資金有些困難,所以去美國,因為是找朋友的幫助,另外美國有一些客人的債還欠著,所以去溝通一下,看能不能早點回籠一些資金,下飛機的時候,朋友說你當心點,溫州已經(jīng)在宣傳說你打算出逃了,整個銀行包括債權人都到你們公司去你干脆在美國看看有什么處理方法,因為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去應對。
對于傳聞所指的20億貸款,胡福林表示,估計是把集團總部加下屬企業(yè),控股的、參股的、關聯(lián)的、擔保的企業(yè)這部分貸款統(tǒng)統(tǒng)疊加起來得出的數(shù)字。而當初把自己“倒牢的”,也不過是一筆幾千萬的銀行還款。
胡福林:其實就幾千萬,因為銀行馬上要還幾千萬,現(xiàn)在各個門檻高了,可能要續(xù)貸要等審批,所以說一拖這個資金就滾動越來越大。實際上我去討債初期走的那一天,實際上公司戶頭還是有錢,還是在還。在轉型過程中,這兩年資金投入很大,像太陽能這塊的技術力量投入,眼鏡這塊的品牌投入,連鎖店的投入,團隊的搭建,都花費了很大一筆費用。如果政府在轉型中能給我們政策支持,銀行能表態(tài)對貸款資金不輕易抽貸,那我們就會有信心做下去,不然就是轉型轉一半失敗了。
胡福林說,在美國的這段時間里,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怕關聯(lián)企業(yè)受影響。這次能放下顧慮回來,就是希望能大家一起努力,渡過難關,把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
胡福林:等事情變化很想回來。當然前段時間溫總理到溫州以后,整個形勢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以前比較各方面都比較緊張的,而現(xiàn)在看來對中小企業(yè)的支持,銀行的公開的表態(tài),到我自己這里銀行現(xiàn)在沒有收我的錢。所以說各方面來看是我覺得政府也保證我回來盡量大力支持,政策上像原來一樣支持,所以就比較有信心回來,心里就覺得有靠山了。原來一個人在戰(zhàn)斗,現(xiàn)在后面有一大幫的企業(yè)家在支持,想法就不一樣了。原來只要留在美國,觀望的時候信心不大,現(xiàn)在就比較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