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yè)家 作者:陳寶存 發(fā)布時間:2011年12月07日
??? 在當下樓市兵荒馬亂的敏感時期,陳寶存用“白銀三十年”來概括房地產未來的走勢。而談及眼下的“拐點論”,陳寶存認為“有點危言聳聽”,因為“現在的市場不是真正的市場,是政策重壓尤其限購限貸雙重壓力下的影響。真正的拐點,還遠未到來。”
陳寶存: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副秘書長;亞太城市發(fā)展研究會房地產分會會長;全經聯養(yǎng)生養(yǎng)老地產委員會秘書長;豪宅研究院副院長。全國地產知名專家和評論人。
作為樓市春天派掌門人,陳寶存向來以“平實文字寫地產真相”活躍在公眾視野中。在當下樓市兵荒馬亂的敏感時期,他用“白銀三十年”來概括房地產未來的走勢,“房地產黃金十年結束了,我說白銀三十年開始,還有青銅五十年,黑鐵一百二十年,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房地產的需求。”
無論贊同或排斥他的觀點,無可否認的是,陳寶存是一個很好的交談對象,他對房地產看好的堅持和追尋地產真相的努力,讓人肅然起敬。不同于任志強的“大嘴”麻辣風格,陳寶存給自己加了一味孜然,“加點孜然中和一下麻辣,提醒自己不要去走極端,這樣挺好。”事實上,這樣確實還不錯。
關于樓市走勢——
房地產白銀三十年
大武漢地產:您堅持認為樓市沒有泡沫,以房地產市場50年的欠債為依據,可否詳細解答一下?
陳寶存:樓市沒有泡沫,這不光是我說的,包括很多了解房地產發(fā)展規(guī)律的人士都這么認為。房地產如果是一個球,那就是一個鐵球,根本不存在泡沫破裂的情況。
咱們國家從1949年開始土地改革,實際上中國所有的老百姓都有土地有房。建國開始的前40年,中國基本上在做工業(yè)化,從一盤散沙的農業(yè)大國變成一個工業(yè)化國家的局面,這個時間段根本沒考慮住房問題。改革開放開始,人們逐漸有錢了,而且錢越來越多,一直到1998年才開始房地產市場化的改革。改革開放1978—1998這個中間,居住是改善了很多,但相對來講,面還是比較窄。比如城市的福利分房,這個根本就不是工廠能夠做到的,機關行政事業(yè)單位能夠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