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1年11月05日
9月27日晚,曙光股份(600303,SH)宣布擬收購關聯方持有的的S18(瑞麒M1)及S18D(瑞麒X1)兩個車型的無動力車身資產。對此,公司稱是為了加速推進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發(fā)展。由于瑞麒M1、瑞麒X1是2008~2012年開發(fā)上市的車型,無論是車身造型設計,還是生產工藝等都有些“過時”,在此情況下,曙光股份的這場收購也引發(fā)了多方質疑。上交所迅速下發(fā)問詢函,要求公司核實說明相關情況。
?
11月4日晚,曙光股份披露了回復公告。上市公司透露,其不具備新能源乘用車三電系統(tǒng)的開發(fā)生產能力,相關產品需要外購;同時,公司表示可能需要對現有的皮卡生產線的工裝、生產器具進行適應性調整,以滿足電動乘用車的生產,但暫未確定具體生產基地。
?
稱收購是源于看好A00級別電動車市場
?
曙光股份在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使用瑞麒M1、瑞麒X1的無動力車身開發(fā)出了兩款車型,并已經過國家檢測,取得了公告,公告號為SDH7000BEVRL1和SDH6390BEVQL1。此前,兩個車型各進行了500臺份的零部件試模生產。通過對到貨的零部件進貨檢查并進行了整車30臺份小批量試裝、試制、試驗等檢測,車型滿足國家及企業(yè)的質量標準,達到了整車上市銷售的標準。
?
“公司主營皮卡、大巴、輕客、改裝車以及車橋等零部件的生產及銷售。主營業(yè)務增長乏力,經營業(yè)績下滑,利潤不及預期,所以決定盡早將新能源乘用車推向市場,擴大產品鏈?!笔锕夤煞荼硎?。
?
按照曙光股份所稱,我國新能源車市場表現優(yōu)秀,特別是A00級電動車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
一方面,9月A00級純電動車的批發(fā)銷量達到9.02萬臺,份額占比達到純電動車的30%。另一方面,通過奔奔E-Star的銷售數據來看,市場對奔奔E-Star相對比較認可?!肮緮M開發(fā)的車型車身尺寸與技術開發(fā)路線與之相近,價格較低,功能基本相同,在A00級別電動車市場增長的大環(huán)境下,公司后續(xù)生產的車型在同類低價位電動車市場具備一定的競爭力?!笔锕夤煞荼硎?。
?
據稱,曙光股份后續(xù)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將主打經濟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售價為2.98萬元~5.98萬元。
?
公司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能力薄弱
?
不過,不具備核心技術成為曙光股份布局新能源乘用車的一大問題。
?
截至目前,曙光股份并不具備新能源乘用車三電系統(tǒng)的開發(fā)生產能力,在購買相應車型模具后,需要重新匹配三電系統(tǒng),“主要是從供應商處采購,最后進行集成安裝”。
?
曙光股份透露,公司于2020年3月獲得轎車產品生產資質(含新能源),但尚需對現有的皮卡生產線的工裝、生產器具進行適應性調整,調整后可初步具備開展新能源乘用車業(yè)務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截至目前,公司暫未確定具體生產基地。
?
對于曙光股份而言,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并非公司的主營業(yè)務領域,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經驗無疑有些不足,特別是相應技術與人才儲備不夠充分,現有的新能源乘用車銷售網絡不夠完善。
?
曙光股份稱,其于9月30日成立了乘用車事業(yè)部,但目前只有22名員工。公司表示將通過外部招聘等方式充實核心成員儲備,夯實原有經銷商體系,并開發(fā)有新能源乘用車銷售經驗的經銷商,重新布局選點等。
?
產品競爭力不足則可能是曙光股份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另一大難題。
?
目前,市場上A00車型眾多,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的銷量集中度較高?!肮拘履茉闯擞密嚻放浦认鄬^低,本次收購的兩款車型在后續(xù)量產后可能因汽車消費市場變化和國家政策變化,存在市場開拓不及預期、競爭力不足的風險?!笔锕夤煞菀蔡寡?。
專題推薦
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網絡借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國銀監(jiān)會、工業(yè)…[詳情]